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胡适早年留学美国时期,曾经系统地学习美国的议会议事程序.他在作<口述自传>时谈及此事但语焉不详.考证此史实不仅可以还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且对于了解胡适的思想历程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通常学界认为各少数民族因其经济文化政治落后于汉族人,所以,认为少数民族汉化是民族融合的主流。此论正确。但民族融合是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所走的道路也十分曲折,绝非仅仅是少数民族汉化那么简单。本文从剖析信都冯氏和勃海高氏两个家族的变迁,发现了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汉人胡化再汉化的一条民族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63.
读《通鉴胡注表微》--兼谈经世史学的现代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先生继承"经世史学"传统的代表作。其学术主题是阐明"经世史学"的基本形式,精神主题是爱国主义,为"经世史学"提供了现代范本。陈垣先生以"考据"为基础的"陈古证今"之作与"影射史学"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4.
65.
胡三省在为<通鉴>作<音注>中,通过<通鉴>行文的具体事例,揭示了<通鉴>书法.在拙著<评胡三省论<通鉴>书法>(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一文中,已就胡三省对<通鉴>史意、取材问题的论述作了评论,现再就其对<通鉴>史法的论述,续作评论.  相似文献   
66.
在我国浩繁的家训资料中,明末清初青岛地区文化名人胡峄阳的家训《竹庐家聒》独具特点,是少有的农家家训。《竹庐家聒》以乡间用语讲"家庭之常";主张"教先急务",把严防子弟沾染恶习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子弟平淡踏实的生活态度。在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的社会转型时期,《竹庐家聒》对寻常百姓家庭教育及城镇社区道德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决策》2011,(11):96-96
胡鞍钢教授领衔创作的新著《2030中周:迈向共同富裕》,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政经力作。  相似文献   
68.
唐代是一个富有开创性的时代 ,作为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婚姻亦不例外。由于正史中有关民间民族间自由通婚的记述乏善可称 ,而唐律的规定又过于法律化 ,与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对等 ,现存汇辑野史传记小说诸家的最大一部类书《太平广记》中的丰富文献史料可补正史之不足。唐代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带来了大范围的通婚 ,从国家政策看 ,政府并不鼓励这种通婚 ,通过《太平广记》狐篇可知中土人士对胡汉通婚是持反对态度的  相似文献   
69.
郭秀琦 《阴山学刊》2001,14(3):64-66
<通鉴>与<晋书>均有"除汉宗室禁锢"和"除魏宗室禁锢"的记载,但二书作者没有发现两种禁锢的本质差别;胡三省在注<通鉴>时发现了这一点,但对曹魏是否实行过禁锢汉宗室的措施未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又犯了以讹传讹的错误.  相似文献   
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