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李康仁 《兰州学刊》2005,(2):248-250
本文具体论述了"五四"思想中的两歧性:理性与情感性、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在胡风的文艺思想中都有所体现,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思想传承的角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2.
胡风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其理论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具有不断探寻的意义。胡风的理论思想核心是"主观战斗精神",这种思想不仅仅停留在其文学创作层面,胡风同时还赋予它深厚的内涵,表现了胡风人格建构意识的充分自觉。  相似文献   
93.
胡风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个独异的存在.要全面理解胡风理论的这种独异性,须深入探究胡风与黑格尔的深层精神关联.胡风在理解和阐释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主体、创作中主客体的关系及文学范畴等方面,都或显或隐地有着黑格尔美学的影响.认真梳理和辨析两人思想之间的渊源和流变,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胡风文艺理论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4.
吴永平 《阅江学刊》2009,(4):106-111
胡风派同人刊物文学丛刊《蚂蚁小集》第七辑解放后获准登记出版,证明当时国家的出版政策尚能允许带有同人色彩的私营文学期刊继续存在。胡风对该刊复刊的态度曾有数度变化,皆出于其对当时的政治气候及文艺政策的即时理解。该刊的终刊并不是外部压迫的结果,而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95.
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几千年来处于边缘地位的下层民众以文艺对象的中心地位。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文艺源泉被狭隘化。胡风的“处处有生活”之说是对毛泽东文艺源泉论的补充,但胡风派对生活只看到了“斗争”的一面,而忽略了“和谐”的一面。文艺对象应当包括个体生命的各种存在方式。文艺创作的终极源泉是社会生活,直接来源是文艺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解释,是个体生命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96.
胡风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民"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的观点,由此,"精神奴役的创伤"成为胡风文艺思想的一个关键命题。该命题的题材来源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不过胡风将厨川白村的"创造生活的欲求和强制压力之间的冲突"转换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解放欲求与封建主义的安命精神之间的冲突",从而转向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文艺美学的维度。而关于文艺在治疗创伤、救赎自我的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胡风将作家譬喻为"施洗约翰",其任务在于通过艺术批判社会痼疾、唤醒群众,为政治的解放实践开道。而人民的血与火的政治实践,就是艺术之解放目的的真正完成,是一首真正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97.
通过梳理20世纪40年代胡风及其希望社与文坛的思想斗争,与政治性力量的摩擦和对抗,呈现40年代文艺论争的复杂面貌,认识胡风文艺思想的形成特征以及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所在,廓清并理解这段文学历史,进而透视到40年代文艺思想的论争与建国后胡风事件发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8.
发生于1955年的胡风事件,因其牵连人数之多、波及面之广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其中,不仅胡风夫妇身陷囵圄,历经磨难;贾植芳、彭柏山、路翎,也因与胡风过从密切被定为“胡风分子”,从此命运沉浮,长达二十多年,他们的妻子,任敏、朱微明、余明英,几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以坚韧的毅力,陪伴丈夫度过了生命中最悲惨、坎坷的岁月。让我们回忆她们的故事,追寻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99.
胡风文艺理论具有双重性 :既是政治工具 ,又是审美创造 ;既追求“诗人”使命的完成 ,又时刻不忘“战士”的责任感 ;既以集体为本位 ,又时刻不忘人的主体能动性。胡风文艺理论对文学的时代性与审美性的整合构成了其文艺思想的二元论态势。胡风文艺理论的二元论状态一方面是对自身双重社会角色的调和 ,一方面是对当时强大的社会本体和现实政治形势所作出的不失原则的文化妥协 ,这表现出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艺术良知  相似文献   
100.
张仲良 《江汉论坛》2003,(12):52-54
胡风由于工作上与鲁迅保持密切的关系,受到鲁迅“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启蒙文艺观的影响,提出了正视并深入描写人民群众身上“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以及“革命知识分子是人民底先进”两个重大命题。在救亡压倒启蒙的革命战争年代,唯有胡风坚持“一面抵抗强敌,一面改造自己”的文艺观,在遭到主流派围攻的时候仍然坚持自己的文艺主张,表现出卓然独步的现代意识与历史眼光。启蒙主义文艺观是胡风文艺理论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