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63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实践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确立规范性的来源、道德的基础.对于康德而言,人之所以道德.是因为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而这种尊重的基础就是人的尊严.从"人是目的"命题切入,可以看到康德关于人的尊严基础的思想.在对人性公式的讨论中,康德首先指出除了人格中的人性以外,其他的目的都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其价值都是相对的;他通过排除法说明,如果自在目的存在的话,它只能是人格中的人性.然后,康德通过他所说的分析方法,或由果及因的回溯性的方法,说明只有最高的客观目的,亦即自在目的,才能使义务和道德得以可能,而道德和义务的存在,说明了人格中的人性就是自在目的.  相似文献   
62.
关于黑格尔辩证思维的研究,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怎样描述这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反思矛盾的真实意义及其得以转化的条件:即黑格尔辩证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黑格尔设定了辩证思维的载体"自在自为"的存在。通过对这一"前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隐含在辩证思维中有一个潜在的逻辑,这种从潜在走向显明源于黑格尔的另外一个设定:他者。因此,辩证逻辑由概念的自我规定转向了概念之间的相互规定。这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规定关系就是黑格尔辩证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内在关系的逻辑。  相似文献   
63.
围绕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爱德华·P·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学说,西方学界出现了一场长期对话.通过这场对话,汤普森的这一学说不断地被抽象出来,具备一般读者可以清楚地把握并进行评价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包含工人阶级形成的过程论和原理论两个部分,是汤普森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工人阶级形成史的理论结晶,是他对马克思恩格斯从"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发展学说的具体化、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64.
《论学者的使命》是费希特的代表作。在书中,费希特将自在的人的使命作为立论基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社会的人的使命,进而讨论了社会之人的阶层分工,认为学者是社会阶层中平等之一员,他们是献身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学者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全人类道德水平的使命。  相似文献   
65.
伦理和道德的辨证考略—基于黑格尔精神资源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精神哲学关于客观精神的描述有两种旨趣:<精神现象学>中的思想进路是由"伦理世界观"到"道德世界观";<法哲学原理>中的思想逻辑是"道德"向"伦理世界"的转向.看似差异的精神逻辑隐含表达了道德哲学两个重要范畴"伦理"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道德在既有的伦理中孕育形成,并有待于在绝对自在自为的伦理理性中检验;道德又蕴涵着较高的主体性原则,推动伦理的进步与发展;伦理与道德是在相互关联中互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66.
物质和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有物质就有相互作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物质总会凝聚成自在实体,这是不需要人参与的自然过程,人参与的过程即是自在实体转化为现象实体的过程. "自在实体"与老子的"道"或"无"属同类概念,但比"道" 、"无"概念精细.道可道,非常道.现象实体是可道之道.  相似文献   
67.
虫龙 《经理人》2007,(12):137-138
关掉手机,合上电脑,没有说不完的琐事,忘掉做不完的工作,只有清醇浓厚的茶香飘然于空气中,曼妙的音乐在耳边轻柔地回荡。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中,懒洋洋地倒卧在露台的沙发上,享受整个下午的轻松自在。抑或一时兴起,开车逃离城市的喧嚣,在远郊的风光中放飞心境,让时间缓缓流过,只剩舒适愉悦……  相似文献   
68.
试论人的信息活动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的信息活动划分为信息的自在活动,信息直观识辨,信息记忆储存,信息主体创造,主体信息的社会实现等五个基本的层次,章对这五个基本层次的信息活动的运行过程,机理和特点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9.
一般来说,自我意识原则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被创立起来,是由康德完成的。在康德那个时代,如下的思维规定已经形成了:第一,沃尔夫已经发现了知识是在范畴中存在;第二,耶可比发现了范畴乃是主体中的范畴,因而不可能认识到自在之物;第三,通过休谟,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被揭示出来。康德的哲学思想正是通过这样三种思路的启发才得以形成。康德的基本思路是从知识的建构方式上引出的。康德首先关心的是,作为一种概念性的知识,到底是通过何种中介,才可以在我们的主体中建构起来。康德曾在《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部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康德指出,…  相似文献   
70.
林光的治学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去思,贵疑,注重心与理的权衡应用;二是工夫上心闲而一,静养而动应,事之未至一其心,事之既接一其心;三是以自得为统摄,讲求自得于己,以心为一切事物的权度,注重以静养主导动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