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6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1350篇
劳动科学   116篇
民族学   411篇
人才学   271篇
人口学   109篇
丛书文集   6933篇
理论方法论   1181篇
综合类   13506篇
社会学   1208篇
统计学   11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1498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645篇
  2011年   1756篇
  2010年   1690篇
  2009年   1638篇
  2008年   2101篇
  2007年   1740篇
  2006年   1499篇
  2005年   1406篇
  2004年   1116篇
  2003年   1053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716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991.
在中国古代戏曲空前繁荣的元明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传唱千古的优秀戏曲作品。许多同一题材的作品被不同时代的剧作家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时代精神,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创作、演出开拓了新的局面。杂剧《张于湖误宿女真观》和传奇戏曲《玉簪记》就是同一题材、不同时期的戏曲作品。对比两剧的各个层面,可以从中领略古代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还和其他的众多戏曲作品共同铸就了我国古代戏曲的辉煌。  相似文献   
992.
身份社会个人权利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自由、平等、独立的个人权利是不可能存在的.经济上的依附性直接决定了政治体制之中的人与人的依附关系,身份社会的个人权利不是基于人类个性的权利,而是奠基于公民身份的权利.身份社会个人权利状况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93.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向人们昭示了一种价值趋向:在利益面前保持克制,当个人权利同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限制自己的权利.因此,社会民众的普遍限制权利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一个人不限制权利,那么其他人也同样有滥用权利的权利,最后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社会结构的瓦解.社会的和谐有序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限制权利,禁止权利滥用不仅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还应当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正是法治社会中维系社会和谐所必需的精神要素.因此,禁止权利滥用是和谐社会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94.
《老年世界》2009,(7):45-45
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认识到“适四时,益寿年”的养生方法。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的正常规律,生命的生长发育若违背这个规律,就要遭受灾害或疾病缠身,顺应它就能体健而百病不生。  相似文献   
995.
赵而雪 《理论界》2013,(1):16-17
自然概念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马克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夯实根基,对自然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摒除了对自然的神化,升华为含有"格式塔"思想的自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表征"格式塔"思想的自然观。马克思的这种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篇中有清晰表达。  相似文献   
996.
997.
自然美的生成问题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角度诠释,自然美的生成基于三个方面:生产劳作活动培育了“自然的人化”力量;生产劳作活动培育了人与自然对象之间动态同构的生命感应模式;生产劳作活动培育了自然形式向美的形式的生成.这三个方面的成果促进了自然美的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因应和谐可持续发展、文化强国而生的大春节观,意在发扬传统春节"尊重他人、实现自我、全民参与、社会和谐"的核心价值,凸显其原本模糊的生态、环保、安居等理念,将当下旁观型春节转型为培育新型公民的现代参与型春节。自信、开放的大春节观要求摒弃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精英主义两种心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动员社会各界主动参与,融合东、西方不同节日文化的精华,城乡并重,从而使与时俱进的春节成为促进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通过仪礼。  相似文献   
999.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00.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双重视角。唯物史观所谓的"生产力标准",是立足于工业文明的视角,在不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前提下而得出的价值观;因此,它尽管赋有"决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地位,毕竟只能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存在。而在对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马克思立足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创立了"生产的自然条件"范畴,并据此界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生产力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这就为人类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转型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指明了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