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学科的网络课程都被开发出来了,学习者可以在网上自由选择要学习的网络课程。笔者通过对60名学习者实际使用240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认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应该是导航清晰,资源合理,评价有效,交互强大,工具方便的网络课程,这将是今后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2.
萨特存在主义人生价值论包含的"是其所不是的"肯定性命题,在萨特戏剧里主要表现为自由与自由选择问题。自由与自由选择问题告诉人们,客观的规律可以规定人的现实处境,但不能限定人对待现实处境的主观态度,自由与自由选择还必须承担伦理责任,从而为价值论的主观追求充实了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人何以在生存?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回答。意志主义认为是“自由意志”,存在主义认为是人的“自由选择”。他们都是把人存在的根据归结为个人内在情感体验,在论证的过程中都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唯有马克思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关联的“自由劳动”出发,才真正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44.
京杭运河苏北段现有大型船闸近30座,主要肩负着"北煤南运"、矿建、成品油等国家重点物资的运输任务。多年来,船闸始终坚持"接待从微笑开始,服务到满意为止"的细节化服务与管理,船舶登记过闸一律实行"零间隔"、GPS、水上ETC一票通自动登记和人工辅助登记等多种登记模式供船民自由选择,船舶过闸实行预告、预调制、智能自动挡位图调度系统等,为过往船员提供"一站式"快捷服务,不断促进水上运输服务水平的提高,增强船民的理解与支持,营造安全、公平、畅通、有序、规范的和谐船闸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回顾了解放前后我国对萨特评价的变化,在较全面、扼要评论萨特的小说、剧本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剧本《肮脏的手》,认为它不是反共剧本而是对我们有所裨益的。鉴于此,我们应当重新评价萨特,并肯定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从存在主义视角审视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细致分析了主人公根所蜜三郎的自由选择和阿仁、阿义两个客体化他者形象后指出:与世隔绝的日本山村因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袭而变成一个心灵异化者聚集之地,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小说家则借根所家族男性特别是蜜三郎的担当行为为村民们指出了一条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47.
运用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分析《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面临的生存困境,可以揭示他如何实现选择的自由。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看,威利的自杀是其个人悲剧,但却给现代人以启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现代人面临生存困境,人仍有选择的自由,人依旧可以通过选择赋予生活以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8.
49.
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概念.以此为起点,双方就历史规律的存在性问题展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以苏联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肯定派"肯定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较大差距.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否定派"以个人自由选择为最高原则,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角度对历史规律予以否定,但其理论本身也悖论重重.两大阵营虽然在立场和观点上各执一端、大相径庭,但在遵循片面而极端的思维范式上似乎师出同门.因此,"肯定派"不具有彻底的说服力,而"否定派"也难以真正否定历史规律.当前的任务就是在扬弃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规律思想.  相似文献   
50.
美国社会经过20世纪中期的反战、人权、女权等民主运动,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保守主义卷土重来.作为在意识形态领城实现保守主义传统家庭观念全面归复的文化重地,美国电影的主题在表现社会现实和思想的发展的同时,倾向于反应和推动着传统的两性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回归.从<克莱默夫妇>、<时尚女魔头>和<身为人母>等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女性主义解放思潮的反挫.保守主义思想不仅否定人的自由选择的必要性、怀疑人的理性抉择,而且还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混淆女性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试图引导女性回归到边缘化的"虚幻的共同体"中.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只有遵循"个人选择权利为先"的原则,将边缘化的个人转化为自主选择的个人,以取代充满悖论的传统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女性解放,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女人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