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7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447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普及,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成为高校管理者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然而,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引发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的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正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新闻发布形式,媒体和公众可以最直接地通过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了解政府的立场、态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现代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关活动。从1983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诞生至今,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整整走过了30多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地方政府、从社会团体到群众组织都纷纷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我国  相似文献   
23.
正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自媒体"时代来临,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已经成为普通大众接收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等特点,已逐步赶超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进行全面渗透。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作为企  相似文献   
24.
网络反腐方兴未艾,所涉各方面问题亦随之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综观学界研究,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网络反腐的内涵特点、利弊评析、规制建议等三大方面。既有研究虽然积极推动了我国网络反腐的规范化制度构建,然而,亦存在对策研究过泛,实际意义较弱;规范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极少的不足。对网络反腐的运行机理、特点趋势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可为学界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5.
互联网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成为高校管理者研究的热点.文中分析了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成因,校园网络舆情空间存在的问题,利用校园媒体的反应速度快,公信力强,有效提供对话平台等优势,建立依托校园媒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平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6.
董立仁 《决策探索》2014,(10):27-28
近两年,随着我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应用与快速发展,其自身的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加强,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发布、政民互动、为民服务的公共平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目前政务微博微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主、客观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务微博微信水平,为公共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正能量,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值得理论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7.
作为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地方政府一定要正视舆情危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公开透明的信息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  相似文献   
28.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分别提到加强新媒体网上舆论引导,善于运用网络走群众路线,有效应对突发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等问题。妥善的处理网络舆情,能够使公众更加理解和认可政府工作,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本文通过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高发范畴和传播途径,针对当前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的对策,作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1):122-128
网络舆情通过媒体报道以及股吧、微博、博客等平台进行传播而影响投资者情绪和行为,进而引发金融市场波动。随着对金融网络舆情关注度的提升,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等方面研究了网络舆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梳理。因此,首先从舆情数据采集、关键词选择及网络舆情的度量三个方面对网络舆情的测度方法进行了归纳阐述;然后分别探讨了网络舆情对股票市场、衍生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关系及实证方法;最后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在金融网络舆情指标构建中应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多维度构建能充分反映舆情信息的网络舆情指数;(2)在网络舆情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研究中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3)在实证方法研究上应选用包含不同时间频率指标的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0.
重在基层、面向大众,是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努力方向,大众传播以其服务面向宽广、媒介方式灵活、内容呈现多样的特点,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支持。跨文化沟通、理解、欣赏是滋养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心态的基础,蕴含民族因素的文艺形式在增进民族文化交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较大潜力。依托大众传播载体,拓展民族文化交流的文艺路径是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可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