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夏自钊 《决策》2014,(9):24-26
2011年,在铜官山撤销街道办刚一年时,《决策》杂志曾以特别策划《去留街道办》予以关注。三年后,本刊记者再访铜官山,一开始想以社区减负的角度透视其社区体制改革,但随着采访的深入,发现铜官山已经跳出社区,在社区之外的诸多领域展开了创新。 改革四年以来,铜官山人不断试错前进,点滴进步,点滴积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解决一个问题,巩固一项机制,转变一种观念。不断的改革和优化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而社区减负也成为其一系列改革红利之一。  相似文献   
32.
从河南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人口所占比重两方面看,河南是贫困人口大省。因此,正确认识河南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现状、特征,提出脱贫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事求是地整合扶贫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制度改革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倾斜,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才能真正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实现生态保护、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经济学把经济社会、自然以及国际因素视为一个大系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关系和因子,使之形成全面协调发展的合力.整体大系统主要包括经济运动自身的良性循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人的活动与自然界运动的良性循环、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四大子系统.科学发展观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平台,统筹协调错综交织的四个子系统,使之形成良性循环的大系统,自觉促成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整体优势,丰富了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34.
国家助学贷款自2000年启动以来,圆了无数困难学生的求学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机制、回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亟待建立贷款回收信息系统和出台相应的法规来规范贷款人、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减免部分或全部贷款来激发学生全面发展和到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相似文献   
35.
36.
沙永明  徐小红 《职业》2013,(32):64-65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创新、促进教学体系机制改革,全面适应市场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途径和努力方向。笔者对校企合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正>夫妻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一旦有一个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另一个也会跟着行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他最受不了妻子的地方,就是她太强势。在家里,他处处让着倒也罢了,在外面,她也不懂得留点儿脸面。上回他和朋友在一块儿喝酒,不知不觉就喝到了深夜,结果她竟然找过来,把桌子掀了!害得他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你就没有一点儿女人的温柔。"他吼道。"你这个样子,还想让我对你温柔,做梦!"她回敬了一句。她最忍受不了他的酗酒,平时挺好的一个男人,一旦喝酒,就像变了一个人,满腹牢骚、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38.
林木植物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只有充分发挥林木植物的和谐共生作用,才能达到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林业乃至整个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从而确保森林资源系统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比较各国林业发展的进程和采取相关的举措,并指出我国林业发展的不足,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39.
祖刚 《城市》2014,(11):72-73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要。因此,要更好地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建设资金的充足投入和良性循环,就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机制,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创新。要把创新城市投融资机制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探索建立更为专业的综合投融资平台,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和专项资金,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一、传统融资渠道缺陷引发对投融资平  相似文献   
40.
张岩  刘洪艳 《城市》2013,(4):75-7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供水、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正逐步实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我国的城市供水领域基本是由国有资本长期垄断经营的,产业规模虽大但效率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从我国供水领域改革面临的现实矛盾出发,应采取多种措施,开放市场,转变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多元经济的经营格局,在生产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