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28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管理学   1700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1093篇
人才学   672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5943篇
理论方法论   1093篇
综合类   15430篇
社会学   2289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896篇
  2014年   1834篇
  2013年   1588篇
  2012年   1883篇
  2011年   1995篇
  2010年   1941篇
  2009年   1963篇
  2008年   2191篇
  2007年   1702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430篇
  2004年   1360篇
  2003年   1121篇
  2002年   1063篇
  2001年   914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31.
王一川 《天津社会科学》2015,(2):105-113,127
艺术公赏力作为问题,在中国是与现代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和随后的电子媒介时代及全媒体时代等时代称谓相伴随的。艺术公赏力的动力是推动艺术公赏力问题发生、发展或变化的力量及其来源。由于内部多重问题链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相互作用,艺术公赏力问题的深层,存在多重相互交叉和扭结的动力因子,于是有三种主要的动力模式:公而高式与艺高于人说、公而低式与艺低于人说、公而平式与艺平于人说。这三者分别是现代中国自我的高于社会、低于社会或平于社会的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量的符号性面具。现代中国自我渴望确立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时常遭遇不确定的困扰,恰好借助艺术而幻化出另一自我去代替。于是,艺术公赏力问题的深层动力源集中体现为新兴的现代中国自我与其社会语境之间的矛盾或个群矛盾急需调节。  相似文献   
32.
抗疫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尽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些天来,除了白衣天使、解放军、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英雄的壮举之外,各地的"花式抗疫"也层出不穷,引人注目——有"硬核劝阻":东莞CBD大楼集体亮灯,滚动字幕信息劝市民宅在家;内蒙古无人机喊话路人回家休息;重庆警察沿街喊话督促麻将馆关门……有"花式运动":鱼缸钓鱼、客厅套圈、打乒乓球、客厅广场舞、教猫咪函数……有让人泪目的感动:84岁的钟南山再上前线,安徽小伙子在派出所门口放下500个口罩就走了……  相似文献   
33.
翟宁 《领导科学》2020,(3):106-109
在决策过程中,一些问题就像隐形雷区一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领导者进行正确决策。领导者要注意探寻领导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别无选择型、随波逐流型、界限明确型、盲目自信型、完美无缺型、独断专行型、急功近利型和个体至上型隐形雷区,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避对策,即重视培养哲学思维和战略思维,重视提升民主素养,善于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34.
35.
陆飞 《生存》2020,(8):0072-0072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36.
南宋季末,刘克庄主盟文坛,撰写了体量庞大的碑志之文,地方化与家族性特征明显。其碑志"以情度情"的审美逻辑,判然有别于理学家"以理节情"的文体书写观念,人格表达的艺术实现则以用晦与互见之法重出或略不论著,使文辞简俊而布置有致,且于叙事之外几乎篇篇征经引史,难逃词科习气之嫌,此又别出宋人一格。刘克庄碑志多作于暮年奉祠乡居期间,因其衰病思钝,不免将精神上强烈的盛衰体验投注到对行艺功业、政治理想和生死哲思的折冲、应时与妥协之中,情感亦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空间,以切世用,碑志蕴涵着浓厚的秩序重建意识,因而更具审美情致和韵味。  相似文献   
37.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学作品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最有价值的"。语文教材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基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8.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初只是表达喜悦、悲伤等情感的无意识动作,戏曲艺术历经汉、唐、宋、金等盛世朝代得以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从戏曲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情感和人的特性。而化妆所进行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人物的形象也更具个性与情感,表现也更为丰富。本文主要对戏曲艺术中化妆对于戏曲人物的精准塑造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39.
明朝成化年间的青花瓷由于瓷器造型、胎釉、青料、纹饰及绘画工艺技术诸多方面的变化,其艺术风格独具魅力。明朝成化青花缠枝纹色调鲜丽清新,构图疏朗工整,线条显现阴柔之美,体现了明成化一朝细致柔美的女性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