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97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179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88篇
丛书文集   979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1265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4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机制、提供科技支持、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手段,动员全社会节约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人口、资源  相似文献   
22.
宗和 《社区》2005,(19):6-9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今夏,20多个省市重现拉闸限电的窘境。一次次水源告急,一次次能源涨价,使百姓们猛然感到,我们的生活面临着危机……然而,在我们身边,资源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大力提倡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武汉市人才强市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争夺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焦点。武汉作为华中的特大城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仅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促进武汉跨越式发展、发挥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支点”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要。为此,加强人才强市战略的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相似文献   
25.
彭富国 《老年人》2003,(1):13-13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对合法的劳动收入好理解,那么什么叫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呢?即不是通过劳动而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所取得的收入,如出租房屋租金、银行储蓄利息、财产  相似文献   
26.
闫俊武  郭彩平 《山西统计》2003,(10):21-21,29
一、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面临着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在我国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条件下能否推进信息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使我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再走传统工业化即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199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金卡”、“金关”、“金桥”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伟大号召,使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7.
28.
2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全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才能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9.
30.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析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应完成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以政府主导的社会向以法制主导的社会转型;由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服务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