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97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179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88篇
丛书文集   979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1265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4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括“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方面,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地反映和体现在其中。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把邓小平同志三步走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发展、改革、稳定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论述 ,力图说明它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辩证统一性和极端重要性 ,旨在引起人们对此关系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3.
邹平 《四川省情》2003,(10):32-3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繁荣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非常明确地用了“壮太县域经济”的提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富裕广大农民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4.
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教育发展作基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又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民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制度上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育的利益最大化、公平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6.
3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论文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入手,客观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并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39.
40.
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的县域经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在这种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强化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县域经济资金现状及分析(一)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现状1.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渐增强。一是调整县域产业结构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扭转落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就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县域工业企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工业兴县、特色农业之路。这部分的资金需求最为迫切;二是民营经济对资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