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574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飞山公信仰于唐末宋初肇迹于湖南靖州飞山。飞山公从杨氏祖先到地方神明,再到侗、苗、瑶、水等多族群共同信奉的区域性神明,是湘黔桂界邻区域地方官员与士绅精英群体及杨氏宗族、地方民众与国家长期互动的结果。地方官员与士绅精英群体借助战乱等灾难性事件创生飞山公"灵应"神迹,配合国家敕封,将飞山公塑造成忠于朝廷、保境安民的神明形象,不断助推其信仰的"标准化"、"正统化"。而杨氏宗族与地方民众扮演了将"祖先"与"神明"区域化、多样化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13.
从文化和葬俗上来看,秦人来源主要有两支,即以甘谷毛家坪屈肢葬为代表的西北土著居民,和以礼县大堡子山直肢葬为代表的东迁赢族,两者都受到先周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槠山刘氏于公元960年迁湘之初便曾拟《家约十三条》。迈入新的历史时期,槠山族子孙又步历史的节拍,对家教内容不断创新、充实,形成与历史相一致、持续不断的家教蓝本,并严格要求槠山刘氏家族每个分支每个成员共同遵行。  相似文献   
15.
《今日辽宁》2012,(1):64-65
你知道汤河的温泉和冷泉为什么竟在一个地方吗?冷泉和热泉同时出现在仅仅不到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情况是其它地区没有的现象。原来这里有段传奇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也不知几经地老天荒,一天,因龙王三太子  相似文献   
16.
苍梧夜月     
叶梦 《老年人》2014,(6):40-40
正走进九嶷山的群山之中,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这个世界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这里的山、水、石、月,都远离了尘世,在我的印象中,仿佛是在一个另外的星球了。九嶷山,是舜帝最后的归宿,是安息他的灵魂的地方。过去,舜帝于我们相距很遥远。因为三皇五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笼统的先祖,亦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精神的祖先。没想到到了九嶷山舜帝陵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竟成了舜帝家的人。这个发现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12,(10):35-36
谋划篇国家民委派驻湖南武陵山片区联络员总结工作会议在古丈县召开9月15日,国家民委派驻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联络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召开会议,认真研究片区工作、联络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认为,联络员自今年3月下旬进驻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以来,在国家民委和湖南省有关方面及派驻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动派驻地"实施规划"的编制和衔接工作,积极推动派驻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调动各方面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6月12日,农业部在京发布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榜上有名,这是湖北首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羊楼洞位于幕阜山脉北麓余峰、湘鄂交界的低山丘陵地带,是世界公认的青(米)砖茶鼻祖之地,也是国内外公认的传统青砖茶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素有"中国砖茶之乡"之美称。羊楼洞砖茶历史悠久,源于唐朝,盛于明清。  相似文献   
19.
王辉 《兰州学刊》2012,(3):217-219
受中国宋元禅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五山汉文学是日本汉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文章以早期五山诗僧天岸惠广的《送笔》诗为例,通过对该诗进行考释和鉴赏,管窥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学、艺术、文化内涵,从而揭示日本五山禅林接受元代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0.
一般地名的形成,都是起源于当地的居民,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结果。梅山之名,也应起源于梅山本地。山地迷路的文化现象,在文字记载和文学描写中,都被称为"迷山",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梅山地区方言、瑶人勉语、粤语读"迷"为"梅"。因此,"梅山"应是"迷山"的误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