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人才学   2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51.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才能“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2.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培养“能够接受知识、积累知识并且能够创造知识的‘求智’型人才”。所以,在今天,任何的“灌输”教学都将黯然失色。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作为学习和研究母语的学科,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就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李曼 《决策探索》2007,(9):20-20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要将"八荣八耻"的内容真正内化为青少年个人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只有使其成为青少年个体的自我需求,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当代青少年个体是否适应现实社会,是否与周围世界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要让"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于年龄还不大的"红领巾们"来说,他们早已接受并习惯了已定的评价标准,但是他们从未探求过这些标准存在的意义,而"红领巾"评比正帮助他们慢慢实现自我教育,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