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28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64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06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作者通过主持《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对雷公山森林公园内的苗族文化资源进行了认真调查与分析。为了多层面地呈现出苗族原始文化的色彩斑和神秘,充分体现雷公山作为“苗疆圣地"、“苗疆民族中心"和“自然人文博物馆"的古朴淳厚、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资源地位,作者对苗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设计了开发利用属于物质文明的民族服饰文化、苗锦艺术、蜡染艺术、银饰艺术、手工艺艺术、民居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森林与农耕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宗教与民俗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娱乐与体育竞技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属于政治文明的苗族社会组织文化和栽岩文化等16个方面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92.
陈宗富 《兰州学刊》2014,(6):105-109
文章基于对云南省文山县170个苗族村的调查,探讨当前苗族农业发展现状,对苗族农业部门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以提示苗族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水平,并对苗族的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以及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探讨当前苗族农业生产效率的绩效状况,得出当前苗族农业发展现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少;二是传统生产方式下生产效率低。最后结合当前苗族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民族论坛》2012,(4):40-41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自古以来,鼓舞表演就包含了苗族人民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与外来势力的斗争和反抗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鼓曾对民众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与激励作甩。  相似文献   
94.
《民族论坛》2012,(5):42-44
<正>遗产发现地:保靖县苗画源自湘西苗族妇女绣花的样稿。最早苗族妇女绣花的花样也是使用剪纸。及至清代末期,一位叫王正义的精通绘画的花垣苗族人,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上,代替了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刺绣。这种画在布坯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  相似文献   
95.
李丹 《民族论坛》2012,(16):39-44
伴随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推进,怎样保护传统文化、阻止其快速流失不仅仅是对我国各族人民的考验,也是全世界人民所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作为苗族主要聚居地的凤凰县山江镇在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中,以"重构民族主体精神"为主线,凝练出了"五化"的保护模式:即"认同主体化,眼光世界化,保护生态化,开发品牌化,受益群众化"。  相似文献   
96.
田仁利 《民族论坛》2012,(11):23-24
<正>夏夜凝神坐小窗,四围轻风送晚凉。手铺素纸张张薄,笔洒浓墨阵阵香。批阅残本卷连卷,注释古诗行对行。低吟浅唱细琢磨,不觉红日出东方。1988年暑夏,张应和先生夜以继日地整理《苗族历代诗选》,一时文思泉涌,顺手写下这首即兴小诗。它朴实无华,却维妙维肖地勾勒出作者情系古籍、辛勤笔耕的鲜明形象。  相似文献   
97.
贾婷 《民族论坛》2012,(18):47-49
本文通过对舟溪苗族社会文化的描述,分析传统性别分工对两性关系的影响,以此来揭示舟溪妇女与纺织之间的互动关系。苗族妇女无论在传统的性别分工中,还是现代的苗族社会中都发挥着自身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飞跃,拥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8.
巴拉河村的女巫及其主持的"看香"活动在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在内容和功能上显现出了异于传统的特征,但其作为精神寄托的本质却没有随着这一变化过程而消失。  相似文献   
99.
《民族论坛》2012,(19):26
<正>9月24日和26日,芷江侗族自治县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分别迎来了25周年庆典。节日的芷江和靖州,彩旗飘扬、花团景簇,两县的民族同胞用特色浓郁、精彩纷呈的活动来为家乡的生日献上了最美好的祝福:芷江举行了25周年县庆暨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芷江侗族自治县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和县庆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相关庆祝活动;靖州则举办了图文并茂的图片成就展、紧张激烈的"杨梅姑娘"总决选、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和精彩  相似文献   
100.
《民族论坛》2012,(17):43-44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花垣自古以来就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苗族民间艺术十分丰厚,尤其以传统的苗歌、苗鼓为主。但汉族的戏曲如汉戏、花灯戏等,也在这里同步流行,苗汉文化经过碰撞交融,产生了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从而为苗戏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苗戏起源于古老的"蚩尤戏"和苗巫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