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特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给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学科建设提出了3点方针:一是大力投入教学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二是高度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三是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2.
据兰州日报报道2010年12月16日,记者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了解到,该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高分子材料研究组近年来开展高分子材料化学固沙方法研究,成功制备出含木质素磺酸盐接枝共聚物化学固沙剂,该固沙剂喷洒后可提  相似文献   
53.
敦煌地区为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再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造就了敦煌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今天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对传承和创新敦煌地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以色列干旱少雨,耕地短缺。南部内格夫沙漠地区降水量仅100~300毫米,最少的地方只有50毫米左右,被世人视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以色列人突破思维束缚,不再沿袭传统农耕方式,扬长避短,在干旱地上建立起独特的、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有效控制水分消耗为特征的沙漠知识农业,每年仅农产品的出口额就高达9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5.
首次在我省进行的荒漠化土地监测探析 ,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我省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原因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王丛霞 《天府新论》2006,19(5):24-27
沙产业理论是钱学森在1984年针对荒漠化地区提出的一种理论设想。沙产业从理论走向实践内蕴着深刻的价值观念的变革,其实质在于追求人的创造性,以全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作为评价人的价值的尺度。这场价值观念的变革表现在对自然物价值认识的提升、对荒漠化治理思路的转变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7.
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当严重。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诸方面考察了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呈现出逐渐加剧的态势;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近五千年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了自然因素。人类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大大加速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而科学的土地开发及合理的环保措施则能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扼制、延缓、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胡杨的色彩     
陈伟 《中文信息》2005,(12):30-33
人的一生中没有见过森林的恐怕不多,然而进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森林保护区,却能看到大片枯死的森林,这恐怕是天下奇观了。胡物又称胡桐,是西北特有的一种甜乔木,也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唯一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9.
政策执行偏差会导致政策执行的非预期结果。基于对中国北方五地荒漠化防治的案例分析,探讨中国政策执行的不良偏差问题在荒漠化防治中的表现与机制。基于政策偏差程度和偏差成因两个维度构成的四象限,将荒漠化防治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归纳为四类:扭曲的地方利益观和政绩观导致的象征性执行、制度约束缺乏导致的替代性执行、政策执行素质以及创造性政策执行缺乏导致的机械性执行、目标群体参与性不足导致的抵制性执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执行偏差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60.
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之上,其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但由于高原特殊自然条件的约束,其土地未能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对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可发现该省主要存在着几个典型问题:草原退化、耕地稀少、土地荒漠化、未利用土地闲置。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青海省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此,作者试着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