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9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46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中外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的视野,审视并探究了中外高校董事会制度的作用。在对国外高校董事会起源、成因及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校董事会制度是现代大学职能对外延伸的桥梁,是筹集办学资金的有力渠道,有利于办学自主权的发挥;进而提出当前我国高校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董事会制度,并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2.
公司治理是一整套指导和控制公司运作的制度与方法,而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不同的治理效果。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完善影响上市公司管理行为的各当事人与公司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制度安排,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及激励约束机制。这是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在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之后,以美、日、韩三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代表,国外公司治理主要的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中国特色”,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23.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过程中已初步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还缺乏规范性 ,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 ,形成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24.
游春 《管理评论》2010,(9):3-13
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5-2007年有关数据为样本,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及高层管理团队(TMT)成员股权激励与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二者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及TMT成员的股权激励与绩效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对TMT的激励效果显著强于对董事会的激励效果,故企业应加大对TMT团队成员的激励,以提高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董事会及TMT股权激励与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四次相关关系,同时还求出了对董事会和TMT股权激励的持股比例的拐点:TMT股权激励的拐点为19.72%和45.55%,董事会股权激励的拐点为25.73%和52.73%。  相似文献   
725.
利用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董事会监督效力对于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董事会规模、薪酬委员会的设立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董事长总经理的二职分离、董事会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均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高管薪酬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26.
丰淮阳 《决策》2004,(9):52-53
国有投资公司在运作上体现两个持点:其一,战略控股。战略控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模式是战略管理型。国有投资公司逐步变喊以自身为母体、以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为成员的战略性控股集团公司,成为资产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经营一体化的企业性集团投资机构。现在,国家开发的投资公司,四川、天津、安徽、吉林、上海等省级政府的投资公司及15家地级市政府的投资公司已改建喊  相似文献   
727.
高校董事会制度在西方国家历史悠久且普遍适用,但在我国却是一种新生事物。我国公立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种体制下设立董事会并开展相关工作,值得高校管理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本文通过对比西方高校董事会制度和我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公立高校董事会所起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公立高校董事会应有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28.
为了建立健全央企的治理结构,使其规范行使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东权利,国资委自2004年6月开始逐步对央企实施董事会试点改革(1)。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分析控股股东董事会建设对国有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采用2002~2015年沪深交易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央企董事会试点显著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两类代理成本,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央企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相对未纳入试点范围的央企,那些试点央企的控股上市公司在试点后3年内拥有显著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和股票回报率。上述结论不仅从控股股东的视角为董事会的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央企董事会试点的积极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从而对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的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29.
逯东  黄丹  杨丹 《管理世界》2019,35(6):119-141
基于当前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深入考察了非实际控制人的董事会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非实际控制人具有董事会权力时,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即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较低但所选项目的并购绩效较高,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非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或者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的治理效应会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董事会权力的非实际控制人主要是通过减少无效并购(源头控制)和提高并购整合能力(过程控制)这两条路径来为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的;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正式推出放大了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在属于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并购视角拓展了有关非实际控制人治理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市场化力量能否有效制衡政府股东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解答,还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30.
有必要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77家中外合资股份有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公司绩效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综合绩效总得分衡量.得出独立董事比例、外国董事比例、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设置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对公司绩效起正向作用;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相关性.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适当调整外国董事规模,继续推行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和提高董事会会议次数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