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人们起初练习的时候,由于动作不协调,缺乏连贯性,只要练习十来分钟,就可能觉得四肢酸软、疲劳乏力,而且次日还觉得肌肉软痛。但是,坚持练习了一段时间后,起初的不适感逐步消退,人的精神状态明显改观。不但脸色红润了、腰腿变灵活了,而且体能增强了、眼睛也变得有神了。通过练习模仿五种动物的健身  相似文献   
12.
贵州蜡染文化是苗族图腾文化的产物,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后,仍旧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还能从古朴的蜡染图画中看出苗族人的图腾崇拜,感受到一种原始而又真挚的积极生命观,并且从中探索出古代苗文化与华夏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金生翠 《社科纵横》2009,24(3):90-92,101
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图腾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元素功能和象征意义早已成为人类研究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图腾的实体来源于动物这种现象,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大大拉近了一步。以动物作为氏族的亲属,甚至氏族的祖先,又以动物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食物之一,这一切无不在宣告着自远古时代动物在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动物既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进入文学艺术领域的最早启蒙话语,文学艺术借助动物叙事而达到了对人类生命意义和对人类文明发生意义的叙事。  相似文献   
14.
近日刚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汉民族研究反思研讨会回来,就收到了黑龙江社科院王黎明研究员的大作《犬图腾族的源流与变迁》,厚厚的两大本精装书,崇敬之心油然升起,手捧王黎明的大作不由自主地翻阅起来。真是不翻不知道,一翻开就放不下手了。匆匆拜读后草成了这篇书评。  相似文献   
15.
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由早年的浪漫抒情诗写作过渡到选择朝鲜族图腾作为诗歌创作的新的表现对象与情感载体,已有20年。不少评论家都认为南永前此前的诗歌创作虽然也有自己的特点,但毕竟没有与同时代的乡土诗拉开距离,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创作的图腾诗才是他“最重要的作品”。罗兰·巴特曾在《S/Z》中将一切文本分为两种,即可读的文本与可写的文本。南永前的图腾诗歌无疑是一种“可写的文本”,因为它们满足了评论家们关于民族史诗再创作与文化史诗写作的集体想象。诗人花了20年的时间来研究朝鲜族的图腾文化,并进行了相关的田野调查,终…  相似文献   
16.
王晓天 《世界民族》2006,8(2):56-59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氏族外婚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图腾”一词的由来、含义,以及图腾起源、图腾崇拜的本质、图腾与禁忌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说明图腾既非古代神话也非现代预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想必熟读《诗经》的人,都知道这段话源自《大雅·民劳》篇。相传此诗出自西周大臣召伯虎之手,意在借痛陈民生困苦,来规劝周厉王体恤民意。后经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建构与再造,原本只表示相对安宁之意的"小康"概念,被赋予了丰富多元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内涵。几千载岁月积淀与先贤凝练,它逐渐融入中国文明进程之内,化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愿景,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关键目标,上升为现代中国的重要符号与国家话语。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民族心理学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是西方民族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俄底普斯情结、图腾与禁忌和民族群体领袖等理论,打开了民族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大门,对宗教思想和民族心理密切关系的阐释,补充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虎嵩山与马鸿逵的三次合作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希柏 《回族研究》2002,(2):109-115
虎嵩山 (1 879- 1 956)是中国著名的伊斯兰教经学家 ,著名阿洪。在 2 0世纪 30— 40年代期间 ,他曾经在穆斯林聚居的宁夏省 ,与当时行政长官马鸿逵 (1 892 - 1 970 ,回族 )曾经 3次合作 ,筹办建立了“宁夏私立中阿学校”、“吴忠中阿师范学校”等中阿兼授的伊斯兰文化学校。这些学校的创办 ,为宁夏的回族教育、文化及出版业的发展 ,造就了一大批中阿兼通的回族人才 ,在宁夏和西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佛教本生故事题材种类繁多,每类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所要突出的佛教义理,云冈第7、8窟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第二期最早开凿的洞窟,本生故事是第7窟重要的雕刻题材,今能辨识的本生故事大体以"舍身"和"孝亲"两类题材为主,分别以"舍身饲虎本生"和"睒子本生"为代表,它们的出现并不是随意的拼凑和组合,而是有着深层的历史、宗教原因,且它们与洞窟里的其它佛教内容往往互相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