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1.
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兼与陈志良先生商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虑拟不是现实的对立物,更非神话,它无需玄学的支持,也不等同于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虚拟技术首先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大发明,然后才引伸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语境和生存意义;而探究虚拟条件下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换,只有引入"虚拟实践"范畴,才能以"在场"的姿态诠释主体基于现实性又能超越感知局限的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31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虚拟实验普及过程中尚需完善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13.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依据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感性活动,是对现实实践的拓展和丰富,是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新形态。虚拟实践按照历史发展和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和两种类型。虚拟实践主体与现实实践主体一样,都是现实的个人,其借助"代理主体"与虚拟实践客体之间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关系性存在。虚拟实践中介内含历史性的维度,根据技术的发展进程可以历史地展开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过直接性、间接性和本源性的三重"颠倒",揭示出虚拟实践客体的物质性存在本质。虚拟世界的设计者处于"上帝"位置,设计者的价值理性对虚拟世界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14.
赛伯空间、虚拟现实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体现了技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但它们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成因。沉浸性是虚拟现实的本质属性,是当代技术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交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当代网络文化的困惑,也体现了现代性的核心基础的危机。  相似文献   
315.
信息和社交水乳交融,生活和生意日渐一体,线上和线下穿越成瘾,陌生人之间结成新社群部落,我们正迎来一个崇尚共融共生共享的人类共同体时代凯文·凯利(KK)在21年前出版的《失控》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能不服的是,书中的很多预言式的表述,像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协作、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都在今天一一成为现实。当然,在笔者看来,更有启发性的在于,KK的那些真知灼见不  相似文献   
316.
本文在对虚拟现实的词义探源、概念描述、特征刻画和应用介绍的基础上,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提出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人类心智的延伸给人类认识自然带来的新观点、新方法,并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将给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7.
虚拟现实艺术是一种在技术上依赖数字化技术呈现的艺术,在精神上带给人无尽的想象,其传播过程具备了“超真实”与高互动非线性参与的特征。本文从交互融合逻辑的呈现模式,传播与受众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从单向传播升级为多维度传播,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运行规律,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红色文化进行立体宣传,开启全新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的同时,对传承红色文化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18.
作为与现实平行的虚拟技术,“元宇宙”正在以新型的范式架构人们的记忆并引发新的奇思异想。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表象,更是借助技术阐释世界的一种社会化新经验,是对现实主体的夸张式宣泄,对个体存在经验的新操纵。然而真实世界与元宇宙世界如何构成新的媒介域,这需要从人作为主体去回应和重塑新型社会关系。将元宇宙与古代创世神话并置,可以看出,元宇宙与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逻辑建构有着相似的模式,两者都意在开辟一个与现实平行的空间,以求解人与宇宙时空的完美关系。而从媒介域角度而言,上古神话叙事与元宇宙之间是信息交流与控制的迭代——一个用语言文本演绎,一个用虚拟技术赋权,并起着配置社会结构、建构驱动社会组织的媒介域功用。二者不同的是,创世神话意在神幻的世界中建构“天人合一”的“道”,其宗旨是实现现实世界中天道、地道、人道、神道的认知统一;而元宇宙则仍沉浸在概念“自嗨”之中,尚需在主体世界生成新潜能,以体现技术闯入社会生态中的地位和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319.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已逐步从教学媒体和传播手段上升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评价的方法论层次上来,并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教学过程的变革.其中,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一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20.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许多突出优点,为提升军事院校和军事职业教育的质量,开展卓有成效的模拟训练和装备训练等实践教学,需要开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军事职业教育探索。本文阐述了军事职业教育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概念,结合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