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0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755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135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1630篇
理论方法论   328篇
综合类   3281篇
社会学   532篇
统计学   22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图像对文字空间的挤占已经是事实.尤其是虚拟图像的发展,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进步,同时也给多媒体文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审美特性.表现为:多维性;潜在性;多变性;仿真性.  相似文献   
42.
当艺术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东方论坛》2004,(4):31-34
摘要:我们的时代充满了泛艺术的现象.泛艺术被人们看作艺术终结的先兆.其实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容易抹掉.从我们的描述看,艺术品的外延正在扩展.艺术似乎正力图把自己变成包容一切的世界性的“场”.尽管如此,艺术并没有失控,因为创造和接受活动永远是主体性的,只要艺术家和接受者对艺术的态度是真诚的,艺术活动没有被其他功利目的所利用,艺术就有无穷的生命.  相似文献   
43.
网络的发展迅速引起了人们交往、存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深刻变革 ,大学生成为这场变革中主体 ,也就是说大学生是从事网络交往活动的主体 ;主体在网络交往中虚拟化 ,成为虚拟主体 ;虚拟主体背后联系着一个现实的大学生 ;虚拟主体的活动必然会对与之相联系的现实大学生产生影响。本文正是针对给思想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浅析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融资及管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 ,从企业融资和管理方式两方面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 ,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特殊群体 ,作为大学生与网络虚拟环境交互作用产物的大学生网络行为 ,与其现实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文章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以期对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6.
高校教师工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某地区若干高校教师月平均工资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00名教师为样本,对于一些定性的解释变量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与工资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及对其参数和整体方程的检验,分析出年龄、学历、职务等定性的解释变量对高校教师工资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7.
学习化社会的生存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学习化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通过对学习化社会基本特征的分析 ,强调指出终身学习是在学习化社会中求得生存的根本途径 ,而创新性学习是在学习化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对终身学习思想和时代背景的介绍 ,强调了终身学习要实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通过对创新性学习的认识 ,指出要实现创新性学习必须善于思考、掌握方法、乐于学习和进行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48.
陈文新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之所以说“政治”是一项“资源”,是因为政治具有“资源”的基本特征。首先,从稀缺性来看,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始终是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争夺的“稀缺”资源,谁获得了国家政权,谁就拥有了政治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也就能够实现本阶级的政治权利。现代政治冲突实质上也源于对政治权力、政治地位等稀缺资源的争夺。其次,从有效性来看,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等。政治的这些外延形态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一种逻辑上的相互联系,各种政治形态对于政治体系的生存、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维护政治系统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49.
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网络迅速发展并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虚拟空间也在成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网络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虚拟社群。与“实质社群”相比 ,虚拟社群的新颖性在于人 -机 -人的间接互动方式、超时空的互动层面、网络版的语言符号、有利于弱纽带形成和扩张的群体环境及高技术支持的互动平台。虚拟社群在本质上是一种真实的社群存在方式 ,其真实性缘于网络社会的现实性、虚拟世界的真实性、切实的社群感体验和具体的社群形式  相似文献   
50.
虚拟交易和消费文化——评德莱塞《欲望三部曲》的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学界对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德莱塞的《美国悲剧》和《嘉莉妹妹》评介甚丰,但对他在长达半个世纪创作的、代表他一生创作思想和哲学思考转变的《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和《禁欲者》却着墨不多。本文探讨三部曲中表现出来的消费主义主题,剖析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态度,指出他这种态度背后与主流意识形态间的协调和颠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