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46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71.
春明 《当代老年》2007,(1):56-56
梅花是人们春节布置居室的装饰花卉,若家庭有盆栽梅花,如欲让其在春节开放,必须掌握下述“催花要旨”: 预期观花前的20多天,将盆栽的梅花移入温室内,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最好控制在10至15摄氏度之间。  相似文献   
72.
剑华  崔磊 《松州学刊》2000,(2):57-61
从赤峰北行70公里有一座美丽的小镇,它的名字也同样美丽,叫梧桐花。沿小镇西去9公里,是连绵起伏的山野,山野里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然而,真正引起人们瞩目的,是在这山谷中有一座现代化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有一群志愿献身祖国有色金属矿山开发事业的创业志士,是他们以大山一样的情怀,陶冶着闪亮发光的铅锌,谱写着辉煌壮丽的人生,也给这片曾经苍凉的山野填充着生命的迷人神韵。  相似文献   
73.
对《花东》480卜辞的释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08,29(3):24-32
《花东》480版上,共有六条卜辞,涉及到的人物有祖甲、祖乙和妣庚;王、(武)丁、妇好;大子、子灵等。祭祀的种类有 、彡。瑞玉的种类有吉(圭)、珥。祭祀以外的事类有“在断,来狞自 ”、“在 ,来自 ”及嘉( )字不同于王卜辞中的“娩嘉”等内容。  相似文献   
74.
张福清 《江海学刊》2023,(5):247-254+256
宋代科举闻喜宴有赐簪花环节,进士及第者以及陪宴官、朋友、亲属等在一系列诗歌中对此多有书写,他们在赴宴诗、思归诗、写景怀旧诗、送同年或寄同年以及和同年等诗中回忆或再现闻喜宴赐簪花之景象,展示其盛况,表达真切而深挚的感激之情。高丽国陪臣参加闻喜宴后亦写诗,呈现赐簪花之祥瑞。宋代闻喜宴赐簪花诗多带有自豪感和荣耀感,到晚宋作品中才流露出历史的沧桑感。这些诗歌从进士亲历者的回忆视角、陪臣和亲友的旁观视角记录科举期集闻喜宴赐簪花活动,反映了宋代朝廷礼仪及其重要的政治行为,也折射出民间的吉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75.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属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在内的东北文化区系,红山文化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程。其主要的文化特征是以龙为图腾标志,代表性器物有饰压印纹筒形罐、玉器和大量的细石器。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考古文化区第。仰韵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是以花为标志,代表性器物是花卉图案彩陶和小口尖底瓶。这两种相邻的文化在河北省相遇结合。红山文化以它博大的胸怀大胆地吸引了外来的文化,发扬壮大了自身。  相似文献   
76.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属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在内的东北文化区系,红山文化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程。其主要的文化特征是以龙为图腾标志,代表性器物有饰压印纹筒形罐、玉器和大量的细石器。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考古文化区第。仰韵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是以花为标志,代表性器物是花卉图案彩陶和小口尖底瓶。这两种相邻的文化在河北省相遇结合。红山文化以它博大的胸怀大胆地吸引了外来的文化,发扬壮大了自身。  相似文献   
77.
每当看见漂亮的鲜花,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外公。  相似文献   
78.
<正>"郎潜白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汉武帝刘彻退朝后,偶然来到郎中令官署,看到里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官。武帝带着几分好奇问老者:"你是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得到升迁?"老者低声回应道:"陛下,臣姓颜名泗,在文帝时就入宫为郎,至今已历三世。文帝主政欣赏文臣,而我喜武少文;到了景帝时,他重视任用年长的臣属,而我当时相对年轻;等到陛下君临天下,又倾向起用年轻后生,而我已年近迟暮。"听完颜泗一番陈述,武帝暗动恻隐之  相似文献   
79.
春天的脚步     
蔡常维 《源流》2015,(4):63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这首《登科后》的诗的格调不能算高,但金榜题名后的欣喜与得意跃然纸上。这里,一个"疾"字,不仅勾画出作者那种踌躇满志、心花怒放的心态和神采,也描绘出春天的动感和脚步。有旅行家测试过春天步行的速度,它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由南向北挺进的。虽然未必准确,但"春天的脚步"看来并不是空话,它有方向、有速度且  相似文献   
80.
二十世纪初期,北京剧坛繁盛一时,各类相关著作相继问世。其中《中国剧》和《支那剧及其名优》凭借立足剧场的实地调查,系统的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剧坛剪影。而这两部著作的作者,分别是来自日本的辻听花和波多野乾一。他们的视角及方法,为中国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影响了此后的日本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