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蜀汉统治者刘备、诸葛亮等皆出自寒门 ,在思想文化上儒、法诸家并蓄 ,表现出“驳杂”的特点。立国后 ,他们治国重法术 ,学术上尚能重儒 ,借儒者以完善典制、推广教育。蜀汉侨寓学者多习古文经学 ,给蜀地带来了新风尚 ;本土人士虽仍多因循今文经学 ,但在外来学风的影响下 ,正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林冠夫 《领导文萃》2010,(16):99-103
中国历史上,有三名亡国之君,都是史称后主。即: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南北朝时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这三人,都是皇帝.其不能称皇帝.只称为国主者,各有特殊的背景和因由。此三人作为历史人物,俱为小朝廷皇帝。陈后主的辖地最大.也不过是江南半壁。刘后主为鼎足三分天下。  相似文献   
13.
刘备遗嘱“君可自取”的含义,后世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十年前曾经撰写《刘备遗嘱“君可自取”句辨释》之短文,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现今再补充资料,对此遗嘱之含义,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与此相关的问题,也一并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4.
马超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著名的悲剧性英雄人物。他武功盖世,英勇无比,然而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为了报家仇,马超与曹操打了4年,牵制了大量曹操的部队;他投奔刘备,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刘蜀政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镇守西凉和阳平关,既保卫了蜀国北门,又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然而马超在《三国演义》中前后变化太大,前期他英勇善战,霸气夺人,后期却谨慎小心,渐渐暗淡无光。得不到刘备的信任,自然也得不到重用,还任人摆布。特定的时期,独特的人生际遇,自然形成了马超特殊的性格。由于马超性格上的一些缺陷,使得他只能沦为权贵者们的附庸,自己的家仇报不了,郁郁不得志。  相似文献   
15.
刘备经过折而不挠的奋斗,白手起家,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而据其一的格局。当刘蜀政权达到地跨荆、益时,却因操作不当丢失了荆州,使"隆中对策"中钳击中原,进而一统河山的路线图落空了。刘备称帝后,为报关羽之耻而企图恢复荆州,又在夷陵覆军,造成了蜀汉军国力量损失其半的局面。自己也老病不起,于是作了临终安排和遗嘱。笔者认为,刘备遗托意蕴深邃,是根据客观时变而参考的。他深知在自己身后,一统河山是非常玄妙的事,故而把皇权、政权、军权进行了有机分离,对执政理念进行了科学定位,在执政与辅政方面作了合理交待,其目的是为了把现有的国家治理好。若按位操作,蜀汉不会迅速民穷兵疲,仍有富民强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建兴五年,诸葛亮伐魏前上《出师表》,详细规定了刘后主与辅佐大臣各自的职责所在和应遵守的政治伦理秩序,设计了蜀汉统治政权的权力架构及运行方式。次年又上《后出师表》,对一年来军国大事的实际状况作了全面的说明和解释,提出了辅佐大臣应坚持的道德操守,确立了蜀汉统治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两份《出师表》是蜀汉建国后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吴超 《东方论坛》2014,(1):12-15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国祚最短,故在制度创新方面,建树不多。关于蜀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陈寿《三国志》记载粗略,其他文献亦语焉未祥,这对于还原蜀汉政权的制度建设,造成相当大的困难。以下就蜀汉政权制度建设中的选举制度及其特点进行讨论,指出蜀汉政权并未实行如曹魏、孙吴所使用的较成熟的九品官人法之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笑汀 《老年人》2009,(3):41-41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便担负起蜀汉政权的全部重任,由于“食少事繁”,忧劳过度,以致“鞠躬尽瘁”,不到十年便抱恨终天。诸葛亮的职位谁来继承?  相似文献   
19.
费是蜀汉政权后期的实际领导者,刘备的托孤重臣,其为固守中国西南一隅长达43年的蜀汉政权奉献了一生.在后世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其艺术形象得到长足的演化.文章以经典史籍为蓝本,以文学、诗歌、杂剧、平话、演义和壁画等为切入点,对费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与考证,探析了费形象从历史到艺术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孙学 《人才瞭望》2010,(4):73-7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于隆中躬耕陇亩.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为其所用:其兄诸葛瑾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是一个道理。’这些话.足以显示出他的高贵品格,哪能出现那种流传的事呢?子瑜是不会负我的,我也不会负子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