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各种文艺思潮的概括,表现主义也是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涉及到文学、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的一场文艺运动.二者在许多方面有契合之处,主要体现为:一、在精神实质上,二者都以深重的危机感和变革意识为鲜明特征;二、在艺术手法上,二者都主要采用了"表现法".  相似文献   
82.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以独特的创作方式进行个人艺术实验,以非客观表象的画面建构来揭示主观精神的内在真实。他将这种真实隐匿于"分割"、"倒置"以及"再混合"等一系列视觉表现形式的探索之中。通过分解与透析其艺术作品,考察其个性图式背后的艺术观念,能为人们重新体认这种艺术真实、拓展艺术思维方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3.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审美现代性是以启蒙现代性对立面出现的,这种冲突的现代性传入中国后,现代性的错位、价值观的背离致使中国文学并不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质.然而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都不能解释现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审美具有自身的现代性.现代美与永恒美都是现代意识的表现和现代形式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现实主义倾向并不能以西方现代主义的标准来衡量,它在积淀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84.
表现主义文论是指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阿诺·里德等人为代表的以艺术为表现的文艺理论。它受到维柯的《新科学》浪漫主义诗学的直接影响,重视人的感觉经验的主观因素,强调内省、自我、人神契合的情感作用,将人的想象、激情、生命性灵作为艺术的本原,使艺术表现成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以"想象"为切入点,概括了表现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和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80年代,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内容,"向内转"成为戏剧探索的重要课题。探索戏剧接受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由此,我们以表现主义戏剧为参照,以捕捉内心世界的真实为切入点,以表现内心世界的手法为主要内容,分析探索戏剧的"表现主义"因子。  相似文献   
86.
表现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灌注 ,一直存在于从“五四”直到 40年代初的现代剧坛。导致剧作家接受认同表现主义的原因 ,是中国文学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东西方二种文化合流时相近的历史氛围 ,以及创作主体的审美个性等因素在共同起作用。同时 ,纷繁复杂的时代环境、社会思潮、文艺整体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又注定了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在提倡表现主义方面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7.
本文认为,布莱希特"史诗剧"对"叙述法"的倡导奠定了现代表现主义戏剧的基础,他的"陌生化"反写实理论,可以视为是其"叙述一表现"理论的一种延伸.但是,本文认为,布莱希特主张理性控制的"距离说"与强调激情表现的表现主义美学并不完全合拍,它与突出非理性反抗的后布莱希特表现主义戏剧亦不完全一致.布莱希特的"距离说"借鉴自狄德罗等人的理性控制理论,它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表现派","体验论"则不能简单地被称为"反表现派".此外,布莱希特强调社会反映与社会行动的戏剧功能论与突出个人表现的表现主义传统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88.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以独特的创作赢得了世界性声誉,被表现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及新小说派作家奉为大师[1]。《诉讼》是其标志性作品。它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银行襄理约瑟夫.K一天早晨突然被宣布"被捕",但仍可以自由行动和工作,只是在诉讼进  相似文献   
89.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44-249
《琼斯皇》《毛猿》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代表作。两部作品在剧本的内在表现力和舞台的外在表现力(舞台表现手段)方面都具有新意:在剧本方面,打破传统形式的剧作法,以一气呵成的多场次戏剧结构形式展现情节和主人公的内心,具有气氛紧张、结构紧凑的特点;象征手法的使用增大了作品的容量,赋予内容以更深的含义;大量的独角戏和独白的恰当运用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戏剧冲突的重视使作品始终带给观众紧张感。在舞台的外在表现手段方面,运用非写实的布景、表现人物内心的面具、烘托气氛的插曲、具有多种作用的音响效果,这一切都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对观众的心理、情感、视觉、听觉造成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90.
作为一部揭露美国虚假梦想的代表作品,《推销员之死》的表现主义技巧,将该部作品的虚构空间和现实情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尝试探讨《推销员之死》的表现主义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