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33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管理学   3650篇
劳动科学   142篇
民族学   577篇
人才学   847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9195篇
理论方法论   1622篇
综合类   16523篇
社会学   2672篇
统计学   63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1005篇
  2014年   2174篇
  2013年   1819篇
  2012年   2220篇
  2011年   2566篇
  2010年   2495篇
  2009年   2505篇
  2008年   3333篇
  2007年   2468篇
  2006年   2017篇
  2005年   2046篇
  2004年   1560篇
  2003年   1428篇
  2002年   1365篇
  2001年   1180篇
  2000年   981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 ,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 ,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相似文献   
92.
新课程改革具有显著特点;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转变;新课程改革对 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出发 ,论证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并提出了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院校得到扎实、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的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4.
针对目前学界有关和舍文化的现代转生的讨论,本文在总结、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转生的前提条件,即在和合文化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并认为三者贯通,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和合文化现代转生的理论支架.  相似文献   
95.
第三方物流--流通业中的新兴业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物流是人类第三利润源泉入手,剖析了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思考.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凯恩斯、罗宾逊、帕累托和科斯四位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入手,剖析其社会主义倾向的理性思考,认为社会主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7.
《伴侣(A版)》2007,(7):53-53
<正>误区一:植物油是最健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营养中心主任蔡东联教授说,动物性油脂多属饱和脂肪酸,植物性油脂多属不饱和脂肪酸。总体而言,植物油比动物油有利于人体健康。什么是健康食油?只有当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98.
在这日益变迁的时代,多少时髦词语都像流星,快速升起、璀璨,再陨落,而"安全感"却是一个例外,犹如空气中的微尘,弥漫在现代都市的每个角落,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99.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创新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项改革.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服务提供及其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对于我国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自董仲舒明确提出"<诗>无达诂"后,从汉迄清,关于<诗经>的研究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阐释的可能是不可穷尽的.而"<诗>无达诂"泛化为"诗无达诂"也源于宋人释<诗>,其后才影响于诗文批评.泛化后的"诗无达诂"在理论内涵上仍遵循着"<诗>无达诂"的阐释理路:"从变"、"从义"."从变"侧重阐释的自由性,其具体表现有:"见仁见智"、"原意悖谬"、"诗无达诂而不诂";"从义"则强调阐释的限制性,其具体表现有:"本事求诂"、"坐实求诂"、"另类求诂",充分显示出中国阐释学的特色.并与西方阐释学有着密切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