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38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管理学   3650篇
劳动科学   142篇
民族学   577篇
人才学   847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9195篇
理论方法论   1622篇
综合类   16528篇
社会学   2672篇
统计学   63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1005篇
  2014年   2174篇
  2013年   1819篇
  2012年   2220篇
  2011年   2566篇
  2010年   2495篇
  2009年   2505篇
  2008年   3333篇
  2007年   2468篇
  2006年   2017篇
  2005年   2046篇
  2004年   1560篇
  2003年   1428篇
  2002年   1365篇
  2001年   1180篇
  2000年   981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清王朝面临资本主义强势紧逼而步步后退之际,中国民族问题在保国、保种语境下提出并演化,演化的核心是西来的"种族"、"民族"及其蓄含的一套价值观念,替代和改造王朝中国处理"五方之民"历史观念及传统历史资源,其大背景则是王朝中国向主权现代中国转型。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问题提出的历史轨迹,有助于今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中国国家统一和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国情,以及资本主义时代处理民族问题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2.
逆求婚     
正这世上的任何难事都害怕坚持和认真,求婚亦如此。在这个男女地位日渐平等的现代社会里,谁先张嘴求婚已与姿态无关,未必求婚之人卑微,也未必被求之人金贵,我们越来越重视幸福的结果,而非过程。2013年4月2日,阳光万里,饭店我结婚了。一朝嫁人,竟然有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沉重感。崔小巍说:"是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那好吧,苍老的新娘和苍老的新郎听起来倒也天造地设,虽然我很痛心将自己的青春全部葬送在他的手里,可是他的青春也一点没漏地葬送在我的手里啊,这也不失为一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将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方法论"以中释西"置于音乐学家于润洋提出的"西方音乐在中国的未来之路"的前瞻性学术背景中,以"拼贴"①的手法,借用民族音乐学"音声"的概念,以连接禅宗与"音声"的关系为立足点,从个体仪式音声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音乐本体分析,指出西方理性思维从显性开始转向隐性,评价其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舒斯特曼通过将身体纳入到美学之中,把美学打造为一个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新领域。身体美学——这一新领域旨在整合诸如西方的亚历山大技法、费尔登克拉斯技法和赖希生物能学以及东方的太极(拳)、瑜伽和"凝神"等具体化的身体训练,以培养较为敏感的身体意识。这种敏感的身体意识能够对身体习惯与身体感觉进行身体美学维度上的诊断分析,不仅可以把身体压抑和产生压抑它们的社会条件一起克服掉,而且还能为饱受身心疾苦的现代人提供一剂良好的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995.
班主任需寻求有效途径,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找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班级管理的最佳切合点,运用多媒体、班级博客等促进管理形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通。  相似文献   
996.
见到翟志海之前,听到过太多关于他的故事,诸多溢美之词接踵脑海志比钢坚、眼比海阔、胸藏华夏、大爱无痕……诠释翟志海的心路历程,到底用哪个词更准确呢?翟志海一手创立的精英教育集团,一直以发展教育和文化产业为主要方向,为何偏偏正值中国足球事业处于低谷时,激流勇进呢?是什么力量使然?莫非翟志海就是一位敢于中  相似文献   
997.
在老庄美学的建构中有些学者把自然无为阐释为自由,这样老庄的思想也就是美学了。其实,在老庄尤其是庄子的时代,自由并不是一个比秩序更急切的问题。道先于一切,在这个既定场域很难说给自由留下了一席之地。从自由本身来看,自由表现为肯定性力量与否定性力量的一体二用;而自然无为是一种自然的本性存在,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是让自由毁弃于自然。从人生自由来看,在人的自然维度,自然无为讲求顺任自然,却没有对自然的扬弃,只剩下一种回到自然本性的必然。在人的价值维度,自然无为是将个体断送于一种先验的既定意志的普遍性之中,取消个人价值。从审美的自由来看,它同人生自由一样需要有知识、道德与物质的支撑,并且情感表现出独立自足性,自然无为明显表现出对知、意、情的排斥与否定。逍遥是无为,而不是自由。  相似文献   
998.
西方现代学徒制是在吸取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明显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征。本文以地处珠三角典型地区之一的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全面介绍了该校积极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发挥地域优势,主动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总结了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努力为珠三角地区中职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99.
1902—2000年间,尼采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情况值得回顾。中国人对尼采人格与著作产生浓厚兴趣体现在三个阶段。第一个是1918—1925年,当时关注尼采的中国文人与哲学家中,有几位成了五四时期和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现代中国思想的奠基人。1925年后,中国第一波"尼采热"退潮,中国知识分子失望地发现,尼采"重估一切价值"之说在中国行不通。第二波"尼采热"始于1937年抗日战争伊始,在1940—1941年达到顶点。第三波"尼采热"于1978年被点燃,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尼采研究盛况空前,各类文章、书籍、译本不断涌现。如果说第一波"尼采热"有助于对中国古代传统的"重估一切价值",第二波的特点是复兴或唤醒中国民族主义精神,那么第三波则涉及到存在主义价值与台湾国民党所代表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与中国大陆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也有些关联。1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RFID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内容;第二模块则结合现代物流管理工作,对基于RFID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构建思路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