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58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1335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加权无穷序列空间lp(φ)是通常lp空间的推广.本文考虑其集合紧性问题,证明了当p≥2时,Mlp(φ)为列紧集的充要条件是M一致有界且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一致收敛性.这一结果丰富了泛函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72.
梁启超将孔子的"知不可而为"精神与老子的"为而不有"精神视为人们安身立命的重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责任心与趣味相统一的人生观。他强调人生的愉悦性、责任心、无功利性,指出我们要为生活而生活,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知行合一与宠辱不惊的思想不仅对当时的青年学生人生观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73.
正先师《论语·述而》篇对孔子的思想、志趣等言论作了集中的记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勤奋学习可成大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宗旨,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学好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随时随地向一切可学之人请教,他们的优点需要学习,缺点可以借鉴以便避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把握好时机,以激励、诱导、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方法教学生,一定会取得良  相似文献   
74.
陈翠松 《职业时空》2009,5(10):109-110
项目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对学生要求高,部分学生很难适应,为此,项目教学应分为课内、课外两个阶段:课外设计阶段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而课内设计阶段,采取问题驱动措施,激发学习动机,维持有效学习状态,实现“因需而学,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5.
和谐人格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各因素健康积极、完整平衡,并能组织好个体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等外在关系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谐的人格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表现为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平衡、“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以及“真、善、美”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6.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直为拥有一个理想的居所而苦苦追寻。今天,"人,诗意地安居"已不仅仅是诗人的梦想,而成为了所有人共同的追求。为此,本文通过建立起场所(场所现象、场所过程、场所精神)与意境(真境与神境的统一)的统一体,探讨创造人类诗意居住环境的另一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7.
悟茶     
钟芳 《老年人》2014,(3):50-50
正据说茶分几等:入口生津,咽喉回甘者为佳;滋润食道,食道返甘者为上佳;入胃熨帖,蕴味无穷且返甘者则为上上佳。人生亦大抵如此:谈吐不俗,静则不语者为雅;底蕴深厚,藏而不露者为隐;不求浮名,耐得寂寞者为淡。于人不争利多寡,于世不求名高低,  相似文献   
78.
受访时间:2013年7月19日,受访地点:辛晔工作室SHMJ:看过你各个时期的作品,我能很明显地发现你一直在进行语言方面的探索,现在是否找到了艺术当中最令你激动的东西吗?辛晔:是,一直以来我都在进行绘画语言的探索。但我也知道绘画艺术的本质是画家情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79.
何李 《兰州学刊》2009,(4):200-202
“作意好奇”是中唐的一种社会风尚,也是当时文化界标榜的一面旗帜,在散文、诗歌等各种文体中都有明显体现。这种风尚与传奇小说“征异话奇”的先天题材优势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唐代传奇的发展,具体体现在题材、故事情节、叙事手法和文辞这四个方面。“作意好奇”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整体上看是瑕不掩瑜的。  相似文献   
80.
在苏曼殊和郁达夫的早期小说中悲戚之态遍布,大量的"哭泣"意象是各自文本中特有的言语符号,形成一种既承载悲情怨诉而又独抒个人意识的抒情语言。主人公那喷涌流泻的泪水或是伤感,自伤身世;或是恸哭,前路穷愁;或是怨恨,恨世不争。通过解读"哭泣"意象所勾画的悲情视域,可比较出二人身处离乱之世各异的生命体验以及面对思想困境所抉择的精神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