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3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22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688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663篇
理论方法论   309篇
综合类   3042篇
社会学   334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与社会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流动人口相关研究是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现有研究成果多为宏观研究,且理论支持不够。在继续社会化、城市化和同化等理论基础上,针对成都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及社会适应性,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可得出如下结论:成都市流动人口文化认同感较强,社区活动主动参与性很低;社会适应性较强,满意度较差等。因此,各级政府应以社区活动为交流平台,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参与度;规范就业市场秩序,维护流动人口权益;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缓解城市流动人口压力等。  相似文献   
992.
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调查数据,对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机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农民工语言认同和语言使用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不同步的,这种不同步现象的出现与农民工的语言认同有关。当农民工自我主观感受和外界的反馈信息出现矛盾时,就会出现语言认同和语言行为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3.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认同危机等问题,如国家认同意识的下降、族群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问题国际化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公平、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从而促进各民族的社会整合、增强国家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94.
法律规则效力的生成问题是法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西方和我国的法哲学研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或经验两个层面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实践理论出发,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规则效力产生的基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交往形成了对一定规则的认同,这一认同成为法律规则最终形成的直接动因,这种认同包括自主性认同以及强迫性认同,这种交往认同也是法律规则产生效力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法律规则及其应然效力都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认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主体位置”是身份/认同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主体位置”取代“主体”,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议题。福柯的主体位置理论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揭示建构主体位置的话语权力机制;二是确立反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流派践行了这两条路线。其中,“去除认同”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向。身份/认同政治应当注意吸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人们在话语系统、意义系统中的位置,也要关注其在经济系统、国家政治系统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6.
魏钧  张勉 《管理评论》2008,20(7):50-56,14
本文以基于资源的观点为理论框架.利用质化研究方法对266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宣传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老字号宣传语符合资源基础理论.同时又表现出11种具体应用形式。中华老字号宣传语从内容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形式上深受古代修辞格的影响,从而构筑了自己独特的受众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997.
五四新女性是在学校这一现代教育平台由新文化启蒙话语塑造而成,她们的意识形态认同来自新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正义伦理;而她们的性别认同及相应的关怀伦理,却使其对“旧道德”下的女性同类有更多同情。为实现个人权利、维护神圣恋爱,她们“忽略”名分、委屈尊严,在新旧道德的模糊地带与有妇之夫结成特殊婚姻。而非正常婚姻关系的缺憾,爱情中隐含的性别等级,个人自由与关怀伦理的对立与冲突等,都导致她们陷入认同危机。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体现了“五四”正义伦理的道德局限,而五四文学表达的某种匮乏,亦源自这个局限。  相似文献   
998.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作为一个政治心理范畴的概念,体现的是政府通过自身的公共行政行为赢得社会公众对其信任、支持与认同的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政府公信力的生成有赖于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公共规则体系的公正性以及掌握意识形态资源的丰富程度。有效性反映政府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求的水平,与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密切相关;规则体系的公正性,要求政府权力的来源与运作遵循一定的程序与规则,涉及到制度创制与运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意识形态资源基础,表明政府公信力的生成离不开从公众的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取向等理念层面获取支持,三者分别构成公信力生成的利益、制度与价值认同基础。其中,利益认同是基础和前提,制度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  相似文献   
999.
龙年到!     
《青岛画报》2012,(1):10-11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早已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今年是中国农历壬辰年,俗称龙年。为续写与东方的百年情缘,世界顶级品牌倾情奉献出多款全球限量"龙"系列。从俊逸灵动的中国书法、浩然宇内的祥龙玉凤等意  相似文献   
1000.
利益是价值的尺度,可以用利益认同来推动价值认同。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风险问题,化解社会风险可以实现利益认同,进而转化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立利益机制化解社会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体现在四个方面:化解经济风险,巩固核心价值认同的物质基础;化解政治风险,创造核心价值认同的民主前提;化解文化风险,营造核心价值认同的人文氛围;化解公共风险,改善核心价值认同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