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03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78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哲学步入困境,从自身发展看,主要是陷入传统哲学的观念之中。通常人们都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作为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因此,哲学要走出困境,从历史渊源上考察,必须对他们的哲学进行重新研究。对于黑格尔哲学的认识,基本上是站在传统哲学立场上,抽象肯定的少,具体否定的多。没有从黑格尔哲学三个组成部分互为中项、而精神哲学为最高层次所体现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现实的整体的内在同一的高度进行全面的评价,致使黑格尔哲学中蕴涵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断档,要使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有必要对黑格尔哲学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8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当前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3.
康德的"物自体"理论一方面确定了人类认识的界限,把认识论中的问题规定为人类的认识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物自体",即人类如何来不断突破认识的原有界限;另一方面在本体论中则从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逐渐转向追问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自他之后认识论才真正成为挑战人类知识极限的精神奥林匹克;本体论才真正成为思考人类存在意义的信仰之维.  相似文献   
84.
实学:"打假"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应该关注现实问题,而"打假"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却为我们的哲学家所忽视,令人遗憾!"打假"问题与哲学认识论的真假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由此提出建构一个"打假"哲学的设想,并将"打假"哲学命名为"实学".  相似文献   
85.
李侠 《学术研究》2007,(4):60-65
自然化认识论转换命题的出现,是由于奎因替代命题的失败,而于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一种解决策略。作为转换命题基础的可靠论在知识的确证与知识的可靠性论证上都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本文分析了转换命题的理论旨趣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转换命题也无法完全实现认识论自然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86.
周琴 《中州学刊》2008,(3):239-241
成语是汉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中的活化石,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从中可以折射出古人的思维与言语观念.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并且是把它列为与"立德"、"立功"并提的"三不朽"之一.我们从成语中体现的中国古代言语观可以看出,言与行应该是统一的,但更为强调和重视行.若上升到认识论的角度,则明确地表现为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传统言语观对后世有着很深的影响,它要求言语理论应有社会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代言语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社会政治存在着血脉联系,在汉语成语的生成和应用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7.
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被称为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三大主流理论之一。他开创了用国际政治体系理论分析国际政治社会的先河,他这一开创性成就主要归功于他把新现实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完美整合,从而使新现实主义具有严谨、简约的科学美。  相似文献   
88.
认识论高度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潜在的科学和哲学价值展开分析,认为它揭示了人类理性以及一切理性文明成果都具有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知识的不确定性问题,并指出科学结论只具认识论意义而无本体论意义,但知识的有效性并不因此而丧失.  相似文献   
89.
基于教学学术立场反思三十年中小学教师研究,虽然成绩斐然,但尚存缺欠。缺欠的根本缘由在于教育研究存在“话语霸权”和“认识论标准分歧”。极目前瞻,应承认教师研究的“话语权力”,实现教师研究的“话语回归”,形成教学学术视域下新的“实践认识论标准”。由此,重视教师研究成果的发表,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应是开拓教师研究话语表达路径和构建新的实践认识论标准的题中之义,以实现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0.
怀疑论作为“一种有教养的意识”,凝聚着众多思想流派及其思想家的智慧。在认识论的视野中,人们从怀疑论在人类认识及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产生根源两方面为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论证,但是人类的日常生活、科学存在及科学成功发展的事实与理性逻辑的同一性却在实际上坚定地消解了怀疑论存在的一切合理性,从而使在认识论视野中为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所作的一切努力成为徒劳。而怀疑论存在的事实本身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却昭示着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这就迫使我们为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的辩护必须超越认识论的视野,以人之存在及古代希腊怀疑论的生存论本质为基础,实现向怀疑论研究的生存论视野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