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7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115篇
社会学   16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明代 ,湖南戏剧创作尚处于兴起阶段 ,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南杂剧作家———许潮。他的杂剧合集《泰和记》大都取材于历史文人典故 ,借以抒情 ,寄托理想。其戏曲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元杂剧体制进行的全面革新 ,促成了明代杂剧创作的再度繁荣。他与另两位戏剧作家龙膺、李九标的创作共同促成了明代湖南戏剧创作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谢灵运与慧远交游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名士兼佛学家,慧远乃庐山高僧。谢灵运“志学之年”便崇拜慧远,发愿“希门人之末”,而且也曾游庐山,见慧远,为檀越,凿池筑台植白莲,应邀撰《佛影铭》。其庐山情结不为不笃挚,但“诚愿弗遂”,最终没有成为慧远的弟子。他与慧远的交往情形比较复杂和特别,若即若离的深层原因乃在于谢灵运诸端“心杂”的个性与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3.
系统采用VFP6.0中版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刊物管理、期刊记到、阅览管理、借阅管理、系统维护等模块组成,主要应用于小型图书馆、资料室的期刊管理。  相似文献   
14.
论沈约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似之处。而导致这种相左与相似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个人的遭遇与心态。  相似文献   
15.
职业搜索     
《现代交际》2005,(11):58-59
新新职业职业陪床人京城许多医院都设立这一新兴职业。在病人住院时负责陪护照顾,白天15元,晚上25元,除去吃饭等必要开支,陪床人每月能净挣1000多块钱。职业陪床人每天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照顾吃喝拉撒睡之外,还要负责全面观察病人的病情,一旦出现特殊的情况,立即和医护人员联系。简单的输液程序中的换液,拔针、喂药等工作,都需要职业陪床人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6.
古代每逢元宵节,徐闻名地都要举行游神盛典。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传统仍被前山镇完整地保留着。前山镇游神活动包括筹备、游神和结束三个阶段,游神阶段又具体包括请神、会神、游神、饮茶、念谟和送神等6个仪式环节,过程完整,仪式庄重、古朴,具有深厚的化蕴含。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热潮奔涌的日子里,曾有一支团队从太湖之滨的姑苏古城出发,日夜兼程护送苏绣珍品《毛泽东在庐山》赶赴伟人故里——湖南韶山。这幅绣像诞生及护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8.
唐初重修《晋书》时从《搜神记》中大量选取材料入史,对此历代史家多有诟病。唐修《晋书》取材《搜神记》主要基于三大原因:其一,《搜神记》本身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二,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的思想统治;其三,作为蓝本的《宋书》大量采录《搜神记》。唐修《晋书》从《搜神记》取材,貌似乖悖治史原则,其背后却有深层的历史合理性.实无取材“失当”之嫌。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的《邯郸记》加强了世俗内容和文人自身命运的体验,以及地域色彩的渲染,因而成为一部跨越时空依然余香缭绕的珍品。  相似文献   
20.
《娇红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娇红记》是元代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在元代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娇红记》形成了两个突出的美学特征,即戏剧性审美和悲剧质性。元代特殊的文化政策及繁荣的戏曲文化孕育滋养了这两种美学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