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60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432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71.
赵义 《人才瞭望》2014,(2):56-56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闻名,著有《茶经》3卷。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书法造诣很深。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相似文献   
72.
谒李白墓     
田荣 《社区》2014,(32):30-30
旅游车驶进扬子江畔、皖南的当涂县境内时已近黄昏时分。陪同的文友告诉我,前面不远就到唐代诗仙李白的墓园了。李白的陵园处在一片村宅农舍之中。刚刚雪霁初晴,陵园后面的那座山黑白相杂交相映衬。  相似文献   
73.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现代派著名美国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他在诗歌翻译创作上成绩斐然,他所改编的李白的作品《神州集》成为了世界文学经典。但我们仍不难发现:原诗和译文之间在内涵、寓意等方面存有偏颇失实之处。本文试图从分析李白《古风》第18首入手,运用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和霍夫斯诺德两种价值框架探求庞德误译产生的根源,阐释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是产生诗歌文化误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4.
蔡登山 《社区》2009,(23):15-15
关于眼睛,有人说它是灵魂之窗,有人说它是秘密的锁孔。从它那儿。可以窥探内心,恋人对望着的含情目;船妇面对茫茫大海的,却是望穿秋水的倦眼;还有那说谎的眼睛、渴望的眼睛、哀求的眼睛、宽恕的眼睛……  相似文献   
75.
王卫国 《晋阳学刊》2009,(3):128-129
闻一多一度认为诗人济慈就是诗歌的化身,闻一多仰慕济慈一尘不染的诗人品格,沉醉济慈写在水上般的诗句,羡慕济慈与天地万物通灵对话的诗歌灵感,欣赏济慈穰丽繁缛的诗风。闻一多在自己的诗歌评论文章中,每每把济慈的诗歌诗句作为对比判断诗歌诗句艺术水平的标准,以济慈提倡的诗歌美学的最高原则来评判诗歌的美学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6.
雪花的重量     
白桦 《中外书摘》2009,(12):57-57
自古以来,我国的诗人墨客对于冬日的雪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过特别的钟爱,几乎都寄托过至美至善的想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用这首短短的五言诗描绘出一幅千古不朽的图画。  相似文献   
77.
陶渊明劝学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他每日饮酒作诗,倒也自得其乐。不料,他有一天遇到了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8.
王勃醉酒作诗 王勃出身书香之家,少时便有神童之誉。《旧唐书》本传称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相似文献   
79.
学界一般认为江湖诗人作为一个群体或流派出现于南宋后期,因而往往从南宋后期的历史环境入手,探讨江湖诗人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事实上,由于南渡之后的社会流动、中兴时期的科举积弊、盛世背后的冗官充塞、底层士人的求仕之途等因素,南宋中兴时期已有一批重要的江湖诗人活跃于文坛,并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因此关于南宋江湖诗人及其文学创作的历史风貌、时代内涵、文学史地位等问题,还需突破南宋后期这一时间界域,放到更为深远的历史时空中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0.
李惠 《百姓生活》2011,(10):20-20
82岁时,诗人陆放翁写过一组《戏遣老怀》,一共5首,他特意写自己已是“年垂丸十时”,亦即垂垂老矣。其中有这样两联:“狂放泥酒都忘老,厚价收书不似贫”;“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现在读来,令人心生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