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73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罗伯特·弗洛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其诗歌或以表达自己的生活及感情经历为“需要”,或以揭示社会现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动力”。本文既是从“需要”和“动机”两个方面来阐述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创作的行为动机理论。  相似文献   
92.
权近作为丽末鲜初的性理学巨擘,受《春秋》尊周思想和华夷观念影响很深。因为理学思想格外重视“三纲”,而其中君臣关系尤为关键。他认为以“中国”为正统,接受其册封,奉中国之正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宗藩观念和事大服从思想,在权近的《奉使录》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权近在使途中所写的诗篇,很多都表达出这种尊周崇明的思想观念及“如今四海为一家。迩遐同体”共享“太平盛世”的喜悦。这种主题在权近的使行诗里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比例也较大。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他奉命出使明朝京师基本的思想原则、主导理念以及其纪行文学创作主题的选择准绳,都遵循了尊明事大、崇慕华夏文明这一基本基调。  相似文献   
93.
彝族学者型诗人阿库乌雾的彝、汉双语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追求。诗人凭藉对彝民族诚挚深厚的情感源泉 ,极力破译并升华古老而神圣的民族精神 ;以迥异的文化质素对汉语渗透并与现代诗艺溶合追求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美学建构 ;在现代语境中以对生命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完成叛逆回归后的再度超越  相似文献   
94.
侯长生 《唐都学刊》2008,24(3):95-100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同光体的"同"字钱仲联等先生多以为出于文人标榜.本文从同治中兴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索,指出同光体的"同"字源于同光体作家对同治中兴的一种文化认同和期待,并非一种全无意义的倚借.  相似文献   
95.
阮籍和陶渊明是魏晋时期前后相映生辉的两位大诗人 ,在他们所创造的风格各异的诗歌中体现出他们与玄学的内在联系。阮籍是一位崇任自然的玄学家 ,陶渊明深受玄学“独化”论的影响 ;玄学性情说使文学进入了一个抒情化、个性化的时代 ,阮、陶在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对性情说的追求和发挥 ;受玄学“言意之辨”的影响 ,阮、陶诗歌创作拓展了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 ;阮诗耻于言酒 ,陶诗津津乐道 ;阮陶代表了玄学发展的基本趋向 :从消极悲观到陶然自得  相似文献   
96.
有人说,市场化的社会是文学没落的社会。诗歌,这朵文苑里的奇葩更是处境凄清——读诗的人不多,写诗的人更是被人看成“怪物”。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一个人却把雅到极致的诗摆到地摊上,带到市场里,一个月净挣2万元  相似文献   
97.
人们通常讲论的诗意,是诗人带着一定的诗性体验和诗性感兴表现诗情的结果。因此,从创作角度而言,诗的本质可从诗人的诗性和诗兴这两方面去把握。包括郭沫若在内的中国现代诗人其诗风的构成,其诗气的衍变,往往都与这种诗性和诗兴的程度及其变异有关。诗人的创作冲动来自于各自的诗性和诗兴,诗歌的内在魅力也体现在其通过适当的形式或特定的节奏和韵律感传达出来的富有感染力的诗性或诗兴上。但是,就具体的诗作而言,偏向于诗性的表现或者偏重于诗兴的表现,其诗的兴味、浓度并不一样,诗性与诗兴之比例的不同,反映出来的诗人创作心态也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98.
从吴融和韦昭度关系的角度可见吴融的政治命运和其诗歌创作。韦昭度之死是唐末藩镇势力侵陵帝室的结果;韦昭度之死作为吴融的重要的人生记忆影响了他的一生和其诗歌创作;韦昭度之死给吴融诗歌增加了一种凝重的品格。  相似文献   
99.
李清照的18首诗,共用典约130处,方法多变,灵活自如,恰到好处:寓理于典,寄意深远;寓情于典,浓郁深曲;寓景于典,自然深沉;寓人于典,形象深刻。  相似文献   
100.
康熙年间,宋荦为全国诗坛执牛耳者之一,对清初诗风的流变有较大的引导作用。他与明清之际的侯方域有密切关系,一个是明末文坛的风云人物,一个是清初诗坛的风雅总持。其创作过程更是与明清之际的文学风尚相始终,在明清之际诗歌史上亦堪称典型。结合其创作历程分析其与清初诗风之递嬗关系,对认识明清文学的演变轨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