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0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38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06篇
人才学   1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643篇
理论方法论   537篇
综合类   6951篇
社会学   572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777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金圣叹在他的小说评点中认为创作真实性格的根据就在于通过对性格发生条件的模拟内省来求得真切体验。这种以体验为关捩的审美心理机制强调人物个性化的思想,重视人物行为主观动机与态度。这种侧重微观、感性的性格理论尽管避免了把人物的生动性化为一堆社会学标签,但是,它也给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带来明显的唯心论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2.
启蒙以来,理性被逐渐看作是自立的纯粹理性,与传统的终极实体观念分离。而从生存论角度来看,理性更多地体现为处境中人的一种反观能力,这种能力使人的生存更为秩序化。以这个方式理解理性,就可以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中重建理性与终极实体的关系,即理性并不是自立的,而是有其被生发或开启的前提。它发生在对终极实体的开放状态中,而这才是启蒙的本来含义。  相似文献   
103.
“物感说”是中国文论史上关于文艺的本源论和生成论。《淮南子》和《乐记》分别从道、儒两家不同的思想体系立论,对其都作了具体的论述,两家有相同的观点也有相异的看法,对后世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周楠本认为鲁迅在《复仇(其二)》中引用耶稣受难的故事“未能反映犹太历史的真实”,其实,鲁迅的引述基本符合福音书的记载。周文用阶级论解读四福音书中的耶稣,既不符合耶稣时代犹太社会的政治形态,也曲解了耶稣的思想和行为。《圣经》是建立在有神论根基之上的。在福音书里,耶稣自始至终是作为有神性的人子被记录的。若依照福音书为史料,对耶稣作正面论述,则须放在神学语境里才能进行,而不能纳入阶级对抗政治变革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云南与缅甸电力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云南与缅甸的电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资源禀赋论,分析云南与缅甸电力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张载的大心工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载哲学中,心具有客观存在与主观活动、体和用这样的心性两重的辨证结构。张载的大心,就是"复其性"、"复其初"的"心"回复为"性"和"气"的方法,此乃一切工夫的核心。在张载看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正是通过大心实现的万物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7.
青花瓷的出现是中国瓷器生产传统的重大转变,白地蓝花和釉下彩装饰技术与中国瓷器传统的单色调及刻画装饰差别很大。虽然元青花瓷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但明代才将青花瓷确定为宫廷用瓷,并指定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明青花瓷的造型、种类和纹饰一开始就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带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装饰的“回回瓷器”,从洪武到正德时期不断出现,其中很可能存在精神或宗教层面的推动因素。而国外文献中记录的相关史料也为探讨明代帝王与伊斯兰教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它有助于解释明代青花瓷中的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08.
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音乐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本质、审芙感受和社会功能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09.
文章着眼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从理性上正确阐述“德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和“德治”中有益传统成分,为我所用;论述了“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着主次之分的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取得治国效益的最大化;要注重“法治”和“德治”的实践操作,优化对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官的教育和整顿投入,建立对权力独立、有效的循环监督机制,循序渐进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10.
刘凤梧先生(晚年自号蕉窗老人)国学根基颇为深厚,勤于著述,诗词多有佳作.有的咏史怀古,有的托物言志,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忧患爱国之情.其作品对于新时期的诗歌创作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