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9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38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06篇
人才学   1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624篇
理论方法论   534篇
综合类   6934篇
社会学   571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突破理论思辨的研究范式,将犯罪论体系的研究置于刑事诉讼实务中考察就会发现,由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特点和任务的不同,具体的定罪思路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无论是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还是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均只设定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定罪思路,因此,难以完全与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定罪思路相契合。相较而言,基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平面整合式的特点,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与刑事诉讼中的定罪思路契合度更高。因此,从诉讼实务角度来看,四要件犯罪论体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2.
唐诗宋词的典范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旧体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式,寻找语言节奏意象抒情等技术性路径。而深入探索中华传统诗词的精髓乃至创作三昧,则来自于以屈原为代表的诗学传统。屈原将忠君爱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其生命与"修名"为代价,自塑了一个完美人格的典型,成了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屈原以忧国忧民与求君任用二者为中心,形成忧患意识、使命意识与理想美政的融合。屈原是一个有才华、有个性也有明显缺陷的政治家,是一个诗人气质过于强烈的政治家。屈原在仕途遭遇挫折之后的过于强烈的反应,是超乎官场正常氛围的。《离骚》《九章》等作品的自塑形象是古代版的"美图秀秀";而晚年的"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与其说是仪表的,不如说是泄愤的。宋代黄伯思"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论述,至今仍然是最简洁可信的表述。屈原自塑了一个北方文化为标志的"循吏"的形象,而另一方面,屈原又是浓烈巫风传统、上古意识形态遗存的继承者、表现者。"作楚声",正是《楚辞》最为直接最为强烈的南方地域风格,往往体现在意境、情调、抒情技巧、比兴象征上。  相似文献   
23.
24.
《荀子》一书既有性恶的说法,也有性朴的说法.很多论者不注意后一种说法,而在注意到它的人之中,甚少有人认为它与性恶的说法是冲突的.日本学者免玉六郎别出心裁地以性朴论来解释《性恶》,而国内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提出类似的解释.事实上,性朴与性恶是无法协调的.《性恶》无性朴的意思.我们在客观理解儒家人性论时要摆脱不正确的先入为主.荀子和董仲舒是性朴论的代表,而众多从王充开始先入为主的说法让人们不容易接受这一点.平心静气地读他们的原著,则可以发现以性恶论来说荀子,以情性阴阳论来说董仲舒是大有问题的.王充对董仲舒人性论的叙述难以在他的著作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当今社会,人口膨胀现象突出,人与环境的关系紧张,如何有效控制人口值得研究。作者对《人口革命论》中关于人口问题研究的价值、作用进行评析,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9.
孙中山的宪政民主论是其民权主义政治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中及此后,起了巨大的推动历史变革的作用,迄今仍有在政治思维上的启示性价值:人民主权学说、直接民权与间接民权相结合思想,以及素朴的民主集中制观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了新中国的建立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