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73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8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90篇 |
人才学 | 61篇 |
丛书文集 | 1180篇 |
理论方法论 | 167篇 |
综合类 | 3361篇 |
社会学 | 169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386篇 |
2010年 | 391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490篇 |
2007年 | 345篇 |
2006年 | 317篇 |
2005年 | 267篇 |
2004年 | 249篇 |
2003年 | 217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邹六梅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
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对英语词汇教学做了初步探讨,只有将词汇教学和语境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
阮礼斌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语境的虚拟化是指依赖于媒体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静态文本转变为拥有文字,声音,图像等的虚拟化语境.本文以语境虚拟化后,语境的语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出发点,来研究所增加的语义在语境里所产生的语境效果.我们发现语境效果会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相似文献
23.
以文化语境理论为基础,批判跨文化语用翻译中语用对等的交际观,提出语用认同的跨文化交际准则及实现语用认同的语用顺应策略。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80年代 ,人类学曾经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写文化”大论争 ,其代表就是《写文化 :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与《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其核心问题就是民族志写作中的修辞、叙事的政治和策略等 ,对传统民族志提出反思和挑战。之后 ,一些人类学家鉴于“写文化”基本只是提出问题 ,却没有提供答案 ,于 1998年结集出版了《写文化之后 :当代人类学的认识论和实践》 ,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方案。反观“写文化”和“写文化之后”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深刻意义的方面。 相似文献
28.
肖玉玲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53-55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英汉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红"、"白"两种颜色出发,从语意和语境两方面对"红"、"白"词群在文学文本特殊语境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指出唯有在准确理解英汉语言本身及其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和使用颜色词。 相似文献
29.
既有对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理解大多强调二者的区别,并执着于某个领域性或行业性的特殊考察,尚未在工匠学理路上关注它们之间的共通性和互动互释的内在关联。为此,有必要在总体性辩证法下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问题课题化,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语境分析,不仅在理论一般意义上逻辑地阐明何谓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以及二者的融合,而且历史性地说明新时代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实践融合的必然性、紧迫性及其所具有的塑造物与塑造人、成物与成己的双重功能。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是提升劳动者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的关键,共同构成职人伦理的灵魂和最高境界,只有将二者内在地统一于主体的劳作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合内外之道地求真向善臻美,才能既实现组织的创新发展,又促进个体从“知之者”到“乐之者”再到“是之者”的劳动辩证法的历史展开,让实践主体在“去存在”的道路上成为“技艺型新匠人”,在总体上开显出生命力量与劳动意义。 相似文献
30.
江忆文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95-97
所谓话语的理解,就是对语义的理解.认知是一个哲学因素,引用哲学因素到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人类研究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认知语境,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人的知识.认知语境不仅有助于对话语本身的理解,更能清楚地表明交际意图.所以,离开认知语境的语义理解一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