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8篇
劳动科学   200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244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635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结合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围绕两岸当局之间的投资争端,探讨建构可行、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争端解决方法体系。谈判与协商方法是当前解决两岸投资争端的主要方法,自应大力改进,善加运用。调解方法可以成为两岸投资争端解决的重要方法。通过健全调解组织、丰富调解依据、完善调解程序,且与调查方法结合运用,调解方法的效果应可乐观。两岸还应共同选定仲裁机构以及仲裁所适用的法律依据,促成仲裁方法在两岸投资争端解决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2.
<正>现有劳动关系调处机制的不足现行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理论上能够处置任何劳动争议纠纷,但理论与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现有调处机制能处置任何劳动争议纠纷,但不是所有劳动争议纠纷都会进入到这个调处机制中来。比如:处置劳动争议纠纷的必经前置程序是劳动仲裁,一方不服还可到法院进行诉讼。虽然法院诉讼必会进行,但给当事人的错觉却是劳动仲裁的结果不可靠,很可能被诉讼结果所替代或变更,那么,劳动仲裁这一程序就显得多余。所以,大多数法律知识与技巧匮乏的普通劳动者都对现有调处机制中潜在  相似文献   
53.
有人概括当今生活“五大难”:买房签约容易维权难,上保险交费容易理赔难,劳资纠纷调解(仲裁)容易兑现难,司法诉讼判决容易执行难.读大学拿文凭容易求职难。“难”字前边有“易”.在表达语境上.“易”是衬托、铺垫,“难”才是实质、诉求主体。环顾左右,放眼人群.除了极少数有钱有势者多占有社会资源处于万事不难之境外.普通百姓芸芸众生。哪个不是生活在众“难”包围中?而众“难”之中.又以房子维权为最——这从每年的“3·15”晚会上群情激愤。房屋、农资、家电三大投诉热点居高不下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54.
民间调解和诉讼是现代社会纠纷解决的两个主要手段,但二者在解纷方式、社会效果等方面却有较大不同.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民间调解和诉讼,以及它们的发展方向,已成为法制实现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5.
张建岳 《现代交际》2010,(4):113-113
把纠纷解决的司法制度与调解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矛盾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结合实际,简要阐述了调解制度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老李是河南省沁阳市人,长期经营书画生意,过得比较滋润。这一来益于老李拼搏多年,赚下了一大笔家产;二来老李有4个能干的女儿,跟着父亲商海打拼。可随着一年前老伴的去世,老李的幸福生活结束了。  相似文献   
57.
法律调解是法庭诉讼的必经阶段,虽然可以不和解,以通过判决的方式结案,但是,能调解结案无疑对社会的安定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以"法"为前提进行调解的同时,调解的艺术和语言的运用还应与"情和理"灵活结合,多种方法并用,以体现法庭较高的调解水平与灵活用语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58.
于睿宁 《社区》2009,(25):50-51
在“社区”这个值得我深爱和自豪的岗位上,不知不觉中,我迎来送走了2400多个日夜。在这8年中,我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合作社区先后做过再就业、退管、老龄、综合治理、司法调解、信访、统战、双拥等工作,给我感受最深的,是2007年我担任综治主任期间调解的一起邻里之间因漏水而引发的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59.
法律的适用有其自身的认同边界,对某一社会进行法律移植时,要么该法律能被普遍接受,若非如此,则面临法律的转型,也意味着将迎来固有文化秩序的原始抵抗。在西南侗人地区,由于受文化秩序和环境因素影响,以国家权威为背景的法律与政府并不能实质性地参与到村落纠纷的调解过程当中,而是被由宗族、姓氏以及"款约"构建起来的层次性认同边界排斥在村民内部生活秩序之外,享受作为"外人"的礼遇。内外有别、亲疏有序成为村民处理与国家关系的文化逻辑。同样,从国家在西南山地民族区域的法律实践进程看来,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根基,国家通过法制进入村民内部以实现全能性管治的努力遭遇村民日常性的抵抗,注定了该区域的法制实践仍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持续性过程。  相似文献   
60.
深圳市从2007年开始,决心大力发展社工事业。2008年始,深圳市民政局以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下派社联社工服务中心12名司法社工到光明新区各个调解单位开展调解工作.给司法调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