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6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93篇
管理学   3776篇
劳动科学   142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345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4042篇
理论方法论   653篇
综合类   8119篇
社会学   726篇
统计学   484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1298篇
  2013年   1109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323篇
  2010年   1180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561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943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高校学报要提高质量和扩大学术影响力,关键是要增强编辑的主体意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加强学报品牌建设。本文分析了编辑主体意识的目的性、创新性、选择性、批判性等特征,认为学报品牌意识集中体现为一种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编辑主体意识与品牌意识具有内在关联性,是相辅相成的。编辑应从关注社会现实,加强选题策划;增强读者意识,满足读者需求;积极开拓渠道,扩大学报影响等方面切实加强学报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2.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3.
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可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布置体现学生个性和开放性的作业等途径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54.
农牧交错带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因子构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典型特征,尤其是从农牧户层面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多主体的模拟方法(MAS)对农牧交错带复杂系统的模拟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多主体模型结合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典型特征,设置了智能主体和环境要素主体,可以在气候等各种因子交互作用的情形下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情形进行研究。利用建立的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背景数据,对气候等因子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过程和结论对多主体模型在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55.
在对国外公司财务预警经典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MDA)和逐步判别分析(Stepdisc)等方法逐层推进构造预测模型,以经济实用为选择标准,最终建立一个预测准确率最高、变量最少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6.
会计核算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选择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不同,会计信息的结果就不同,从而导 致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果不同。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只是个技术方法,而是个利益的分配问题。政策的选 择者应该代表谁的利益,各方的利益如何在选择中体现,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7.
化解竞技体育异化的思考—基于竞技主体道德需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人伦关系的保障.道德需要不仅是竞技主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态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竞技主体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体育伦理教育应以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为切人点,充分激发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从竞技主体的内心本源着手,有效化解各种体育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8.
王秀苗 《山西统计》2003,(5):11-11,13
传统的购买力平价指数由于忽略了质量指数的因素,无法满足“不同的核算期面对相同的产品集团”这一指数编制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引入质量指数,修正了购买力平价指数,不仅精确化、科学化了国际经济的对比,同时由于考虑国际经济对比的时空因素,所以可以进行国际经济的连续对比。  相似文献   
59.
素质教育集德、智、体、美、劳及社会教育教学于一体,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与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应形成主体意识,充分认识提高知识技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特征、文化涵养等素质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作主,主动、自觉、独立地钻研、掌握和应用知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60.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