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4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814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166篇
人才学   14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640篇
理论方法论   601篇
综合类   6348篇
社会学   568篇
统计学   16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943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1076篇
  2007年   815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2.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以探讨,兼具学术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价值。  相似文献   
93.
94.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外交政策和策略等方面,表现了相当的一致性。在这些方面,后一代领导集体与前一代领导集体之间有着承继关系。当然,后一代领导集体也有新的重大的发展。其实,这种一致性衬托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或者说,形成了当代中国外交的传统。文章基于对5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外交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就是外交原则和政策的一贯性、外交目标的双重性、外交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外交对象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阐述毛泽东的“非对抗矛盾动力论”的形成过程,并指出毛泽东的这一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抗矛盾动力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6.
司马迁的货殖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对重农抑商的旧传统观念有所突破,从客观上反映了价值规律在商品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本文考虑在具有一种商品货币和不完全市场的经济中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是二阶段的交易模型,它由有限类连续统数目或有限个局中人、若干种商品以及可用来进行保险和购买商品的一种商品货币所构成。对于这类保险模型,本文给出了相应模型的 Nash 均衡点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8.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99.
金圣叹在他的小说评点中认为创作真实性格的根据就在于通过对性格发生条件的模拟内省来求得真切体验。这种以体验为关捩的审美心理机制强调人物个性化的思想,重视人物行为主观动机与态度。这种侧重微观、感性的性格理论尽管避免了把人物的生动性化为一堆社会学标签,但是,它也给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带来明显的唯心论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0.
据说,人类有三种弱点:虚荣、迷信和追求有形财富。所说的"弱点",不同于过失以及罪恶。虚荣和财富姑且不提,看一看迷信。迷信当然不同于宗教.宗教是信仰。我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