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5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810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14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613篇
理论方法论   598篇
综合类   6334篇
社会学   567篇
统计学   16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943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1076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用“语言学转向”不足以概括,它事实上是一种描述论转向。语言学转向是描述论转向的语言哲学表现。描述论转向是从对对象的认识的反思转向对对象的描述的反思;从追问对象是什么转向追问我们关于对象的描述是什么。语言学转向和描述论转向所车转的是同一个方向,但是它们的具体致思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92.
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以下简称《技术创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该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技术创新哲学进行思考的一个归纳,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作者总结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多重视角,说明了技术创新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意义。作者指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并且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我国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较少的社会学层面展开的,哲学层面的研究目前则是处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93.
何静 《江汉论坛》2007,(11):81-84
王阳明的良知是一具有道德知觉的存在(价值)本体和境界本体.受宗密和会顿渐并崇尚先顿后渐工夫观的影响,王阳明兼容顿渐,故而他在天泉桥上肯定钱德洪的渐修渐悟,也认可王畿的顿悟顿修,但他最心仪的是先悟后修,以为良知本体之理可顿悟,达致或保任良知之境需渐修.王阳明认为重工夫的钱德洪只懂良知是一存在(价值)本体,不解良知的无滞境界;而已悟本体的王畿则欠缺悟后的工夫.他冀望二高足相资为用,圆融本体和工夫.  相似文献   
994.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为原动力,因应社会发展要求,代表社会生产发展方向的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多要素多层级组成的开放的系统。先进生产力这一内在的基本规定性决定它的发展既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又必然是以价值为中介,通过价值形式实现各要素各层级之间的联系、合作、交换、功能实现、作用发挥的价值运动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实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具备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价值思维,需要建设价值转化工程。  相似文献   
995.
这是以儒学与基督教间文明对话为内容的第二次笔谈。霍普金斯先生指出,从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中可以提炼出三种值得学习的类型,即和平、富足、和谐。何光沪先生指出,"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最基本或最低层次的普世价值是"和平、公平、诚信、友善",中间层次即精神层次的普世价值是"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最高层次即宇宙层次的普世价值是"天下一家、众生平等、万物一体、敬天爱人"。崔英辰先生认为,"从近代向脱近代"这一时代转换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都渗透着对宗教的认识,这需要从根本上反思西方基督教神学排他性的真理观,并探索新的宗教观。黄玉顺先生倡导"生活儒学"和"中国正义论"。中国正义论的理论结构是:仁爱→利益→良知→正义→理性→制度→和谐,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义"的诠释,提出两条正义原则:(1)正当性原则(公正性准则、公平性准则);(2)适宜性原则(时宜性准则、地宜性准则)。  相似文献   
996.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道德基础问题。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 ,正义理论的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 ,而两个正义原则是通过“原初状态”的程序设计来加以论证的 ;第二 ,这种程序设计是契约论的 ,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道德证明 ,同时罗尔斯也建立了一种新契约论 ;第三 ,桑德尔正确地指出这种契约论的道德基础是自律性和互惠性 ,但他对罗尔斯的批评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997.
邓小平时空法律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盘洲  杨燕 《中州学刊》2003,(1):170-172
邓小平提出的时间上“两手”建国论发展战略和空间上“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是邓小平时空法律的基本内容 ;空间上的“一国两制”围绕时间上的“两手”建国论互动的思想 ,是邓小平时空法律的基本特征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党的基本路线 ,是邓小平时空法律实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98.
从发生学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从早期"批判的"文明论到后期"重建的"文明论演变;尽管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作为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以文明的批判与重建为主题,以启蒙精神、工具理性、文化工业、单向度文明、合法化危机批判为核心,以非压抑性文明、交往合理性重建为目标,总体上是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悲观主义文明论。  相似文献   
999.
西方现代区位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区位理论是在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古典区位论的假设条件不断放宽,使其更能在一般的条件下较为准确地解释现实经济,从而更好地指导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活动。在现代区位论里,新古典区位论放宽了古典区位论的某些假设条件,坚持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变量,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使区位选择研究从局部均衡向一般均衡发展;新经济地理学派区位论利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并借助萨缪尔森的“冰山”原理以及后来的博弈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析工具,把区位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表达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使区位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施议对 《学术研究》2004,(8):120-126
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王国维的境界说及吴世昌的词体结构论构成了中国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作为三种批评模式 ,它们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论词标准及方法 :似与不似以本色论词 ,自李清照提出“别是一家”说 ,本色论便完成了由无定准到有定准的过程 ;有与无有以境界论词 ,因境界之有无可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表述 ,故比起似与不似 ,以境界论词的标准就更为确定 ;生与无生以结构论词 ,结构论讲究二元对立 ,但对立的单元必有第三因素的渗入 ,此即“情”和“景”之外的“事” ,有此因素 ,才能另出新境。三种批评模式各有长短利弊 ,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不同的批评模式之间不存在相互取代的问题 ,它们共同构成了对全部词学史的一种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