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54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解决收入两极分化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解决两极分化、建立和谐社会是近年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人力资本产权的缺失是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现状,是导致居民的要素收入和劳动收入偏低的原因,也是导致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是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2.
董仲舒作为汉代大儒,建构了一套取众家之长的以大一统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儒学体系。本文试图以他的“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特殊之道的辩证天道观和新王必“改制作科”的历史发展观作为形而上依据,阐述董仲舒“更化”改制的政治经济思想提出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他的这一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长期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时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日趋严重,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当前我们应在注重效率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4.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贫富悬殊的拉大而出现了一个底层社会(樊平,1996;吴忠民,2001等)。本文将以社会中的资源配置格局为基础,对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底层社会,以及由于这个底层社会的出现而提出的理论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如同苏东的改革一样,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也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当时在苏东和中国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都表明,在改革初期,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在缩小(Nee,1989;Rona-Tas,1994)。从中国的情况来说,这源于“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的…  相似文献   
95.
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两极化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我国贫富分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地区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1995年达到33.7%。地区相对差异系数高于世界各国1978年以前,虽然人们一般认为我国  相似文献   
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获得很大提高。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也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某些方面甚至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要坚持质的界定与量的分析相统一,这样我们就会得出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结论。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必须全面地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之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97.
论高校扩招高收费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由于高校扩招是以经济效能为出发点的教育政策,教育成本的分摊,高校收费的泡沫化,使高校扩招成为扩大居民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笔者从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扩招后,实行高校高收费政策的一些消极影响,并为消除这些消极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98.
刘霖 《社会科学研究》2006,102(3):34-38
本文改进了Galor和Zeira关于收入分配的经典模型。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中心对贫富分化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许多因素都会通过影响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进而影响贫富分化。政府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控制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医疗费、控制教育收费、完善信贷市场并为个人接受教育提供低利率的信用贷款支持等举措,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在理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医疗费以扩大人力资本投资,达到减少贫困人口比率的目的。这一理论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现实的贫富分化问题,而且为政府采取何种政策工具遏制贫富分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
对我国是否出现两极分化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华 《求是学刊》2002,29(5):65-71
中国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矛盾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不同的学者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判断标准 ,对中国是否已经形成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要对收入差距的状况做出客观认识 ,必须要有客观的标准。把静态标准、动态标准、居民心理承受力标准和政治标准综合起来分析后认为 ,尽管收入差距已经使贫富差别出现 ,并有继续扩大化的迹象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 ,仍在社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并没有形成两极分化。当务之急 ,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0.
委婉语是用令人愉快的表达方式代替惹人不快和令人恐惧的事物.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生死,离合,老少,贫富的观点不同,在汉语和英语中出现了不同文化内涵的委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