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459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508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实践唯物主义与主体性哲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以人为核心的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着眼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冲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吸取了他的能动的实践观;同时又克服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赋予人以社会实践的本性,从而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新的理论视界。通过实践的对象性和非对象性活动阐明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从而实现了哲学主观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哲学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产生的认识论的根源。正确地理解恩格斯、列宁对哲学唯心主义在认识范围中的定义域,辩证地看待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不同程度的错误和合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思想理论上以及实践中的一些是非问题  相似文献   
5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既不能离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把握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也不能离开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单纯地谈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它具有及其深刻的内涵,同时实事求是作为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54.
施密特通过解读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内涵,从自然、实践和社会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来论述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得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的对象和出发点”不是自然或者社会历史,而是“实践的具体性”,以及自然与社会在实践这一中介基础上辩证统一的重要命题,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中介的非本体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驳斥了物质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等。施密特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把握既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史的重大变革,然而,马克思哲学的定性问题仍然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文章认为事物的性质关键是要从该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去论定,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并同时探讨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实践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世界观即方法论。以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才能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会计一系列核算原则中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它从另一侧面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所在。  相似文献   
58.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人学的许多关键问题上具有共同点,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黑格尔强调人的精神性对自然性的超越,费尔巴哈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黑格尔注重思维和意志实现在外物中的作用,费尔巴哈则把理性和意志的作用局限在主观范围之内;黑格尔强调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超越,费尔巴哈则把自由严格限制在自然必然性的领域;黑格尔认为类是人的普遍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个体的感性存在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59.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一种概括。实践论和唯物论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重要标志。实践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但它并没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因此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只有这样理解 ,才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0.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感性的自然人、人的“类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异化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感性直观本体论到感性活动本体论、从“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宗教异化”到“劳动异化”的超越发展。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充满启示,在新时代我们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