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7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众所周知,卡尔·考茨基没有遵照恩格斯的指示,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编辑成《资本论》第四卷,而另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单独予以出版。他还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写了一篇“编者序”,并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不能算是《资本论》的第四卷,不能算是前三卷的续篇”;而是“与前三卷并行的著作,象第一辑《经济学批判》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相并行一样”。有人十分赞赏考茨基的上述作法和看法,并据此断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不是《资本论》第四卷,不是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2.
周勇  秦凌 《船山学刊》2004,(3):33-35
本文集中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常德革命志士对武昌起义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 ,在前人从宏观层面研究整个湖南人才群体现象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在微观层面对辛亥常德人才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3.
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过程,就是新的社会有机体不断地代替旧的社会有机体的过程。但是,新旧社会有机体交替过程的结合部,并没有经渭分明的层次界限,新旧社会有机体的相互置换,也不是“板块式”的结合。“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新的社会有机体并不是突然地出现,旧的社会有机体也不是突然地消失。新旧社会有机体  相似文献   
104.
19世纪俄国工业革命的发端──俄国工业化道路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50年代,俄国纺织工业大规模采用机器生产,率先冲破封建农奴制的经济藩篱,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重工业的技术改造初见端倪,逐渐摆脱了配角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改变了社会力量的配置,左右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工业资产阶级成为革新工业生产的旗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农奴制度的冲突加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反农奴制和反封建斗争,迫使专制制度放弃阻碍社会经济进步的农奴制,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使工业革命得以纳入较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5.
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有紧密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作一些初浅的介绍,作为抛砖引玉,以期共同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迂回过渡的含义及内容  相似文献   
106.
面临清政府日益腐败,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关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都在积极寻找救国道路,在与顽固派和洋务派的斗争中,都感到力不从心,两派谋求台作。1900年谋求合作的活动达到高潮,终因政治见解不同和思想意识的差异,联合失败,最后互相攻击,激烈论战。  相似文献   
107.
清末留日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出版进步书刊,鼓吹民族民主革命,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准备;结合拒俄运动实践,深化反清革命意识,初步传播了一些社会主义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时期出版了大量的报刊,据有关方面统计,辛亥革命前后(1898~1917年)出版的各类报刊约千余种。这其中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刊物,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历史、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这些报刊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女性报刊。这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妇女运动史及报刊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本文拟对这一期间女性报刊进行研究,探寻它的起源、特点及意义。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广大妇女在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统治下,成了任人宰割、玩弄、摧残的对象,一直生活在社会最…  相似文献   
109.
逄先知 《社区》2013,(32):4-5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  相似文献   
110.
晚年毛泽东的资产阶级概念具有多重意蕴,一方面它基于人在客观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包括客观的阶级出身;另一方面它基于主观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具体而言,晚年毛泽东的资产阶级概念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基础层面的资产阶级,政治路线层面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层面的资产阶级和道德伦理层面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削灭,资产阶级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思想和观念领域。由于判定是否属于思想观念领域的资产阶级并没有客观的标准,导致“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必然性。究其原因,晚年毛泽东背离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脱离客观经济基础片面强调思想和观念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