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56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1353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王力军 《东岳论丛》2003,24(1):76-79
十月革命胜利至 1 91 8年春 ,苏维埃俄国实行了一系列措施 ,计划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尽管这一时期没有直接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 ,但结合苏维埃俄国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 ,从实现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实现手段来分析 ,这一时期的措施属于“直接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992.
江泽民总书记在"四个如何认识"中,提出并阐述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排除种种错误认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以获取全球性的经济利益为内在驱动力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综合结果和外在表现。其本质归根究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以资本为主导的诸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从而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994.
倪昕 《理论界》2007,(10):231-232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它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进行救济、复兴、改革,从而不仅使美国度过了大危机,而且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这个角度讲,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5.
从马克思到舍勒:反现代性理论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浙江学刊》2003,(5):37-43
马克思主义与保守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反资本主义理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与舍勒学说的比较研究 ,探讨这两种反现代性学说的异同。两人都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集中于“异化”问题 ,但马克思侧重于人的现实生存方式 ,特别是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 ;舍勒则主要关注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文化价值的颠倒  相似文献   
996.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华 《求是学刊》2004,31(1):57-61
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内外的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得出了不同的分析判断。把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物质资本权力的拥有和依存状态作为基本分析依据,同时从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资本一般范畴分析后认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从表面上看呈现出多层次化的表象,但从总体上看,仍旧可划分为当代资本家阶级和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997.
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精神气质,而新教伦理就是维系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气质。由此,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在西方新教伦理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社会的合理转变。如按此种观点,则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不可能的,现代化也惟有西方的模式。正是基于对此观点的反思,通过对韦伯新教伦理精神的思想考察,来阐述中国的现代化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998.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发达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马克思经典作家所描述的有很大不同。阶级之间并未出现尖锐对立,呈现出多层次化和中间化的趋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99.
曹魏明帝曹睿上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广辟园囿,扩充后宫,改变了曹操以来的节俭政策,形成了奢淫风尚.明帝如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导致工商业的畸形发展和吏治的腐化.对此,儒学朝臣集团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并出现对曹魏政权疏离的倾向,加深了曹魏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00.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逻辑起点探索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其晚年短暂而有限的社会主义探索当中,经历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历史转变,现实促使他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问题。经过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他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阶”的著名论断,确定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