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3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9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74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977篇
社会学   199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俄罗斯报》1月12日发表题为《北京“猎取”杰出人才》的报道,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政府已正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网罗他国天资卓越并在专业领域取得过重大成就的学者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5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个声音逐渐响亮"世界正处在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前夜"。如何走出危机实现复苏的全球性争论,正在导出一个突破性的历史结论:全球需要进行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最近,美国学者关于"第三次  相似文献   
53.
石大学者     
<正>何慧星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担任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出版专著《西部地方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54.
焦点·人物     
《老人天地》2014,(10):9-9
“我错了”——9月9日晚,著名学者、北大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去世。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其家风。汤一介曾提出中西方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近年来致力于《儒藏》典籍的编纂,先后创立中国文化书院和北大儒学院。汤一介教授“文革”中曾参加过中央“文革”小组写作班子“梁效”,他在晚年从没有回避这段历史,78岁高龄时依然还在为那段历史道歉。(相关报道见本期第17页)  相似文献   
55.
徐文 《人才瞭望》2013,(6):23-23
自挽联,是生前为自己写下的挽联。清代的许多文人学者,都撰写了自挽联,今日读来,颇让人感慨。梁同书,清代著名书法家,他做官多年,但生活极其简朴,性格耿介而不媚俗,他曾作自挽联:"读书十年,作官十年,归田十年,生有涯如斯而已;儒林无传,循吏无传,隐逸无传,死之日尚何言  相似文献   
56.
朱哲,湖北蕲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囤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国际中国儒学会会员,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57.
呈现诸君面前的是不同于我的所有著作,偏于感性的随笔的文集。无以名之,姑且以“指月”二字塞责。自从追随张岂之先生和诸前辈步入学术圣殿,迄今也二十余年了。抚今追昔,顿然记起白居易的诗句:“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便始休”的诗句。然而思维好像停留在过去,皮囊却改变了颜色。昨天还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转瞬之间便经历了天(干)地(支)的旋转,被学生称为“可爱的老人”了。原本平静的心也难免升起“人生苦短”的感喟。  相似文献   
58.
周国平 《社区》2009,(14):17-17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有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互相抵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义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  相似文献   
5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涌现出众多关于外派人员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有关外派学者工作适应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和不足。外派学者是一群有着特定才能,通常受过高等教育且专长于某一领域的人员。当他们去海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或学习时,也面临着与商业人员相似的工作适应问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帮助下,收集了前往21个国家进行学习研究的1310名中国国家公派留学访问学者的数据,在排除其他控制变量(如传记性特征等)的作用下,我们用多层线形模型验证了学习目标导向、跨文化动机和文化距离对他们工作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外派学者的学习目标导向对工作适应没有影响,文化距离对此也没有调节作用。而跨文化动机与工作适应呈正相关,并且文化距离会加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动机对工作适应的主效应及文化距离的调节效应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60.
西藏当代民俗散文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西藏当代散文创作 ,不可回避的是西藏当代民俗散文的创作。“民俗散文”在西藏的勃兴与目前国际、国内正在掀起的“西藏热”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 ,无论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旅游、探险家 ,还是艺术家、哲学家、史学家 ,甚至收藏家都把视角和嗅觉调适向西藏。在此基础上催育而生的西藏当代“民俗散文” ,自然从一起步便格外引人瞩目。但是 ,认真审视西藏当代的民俗散文创作 ,其本身却沉陷在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难以区分的两难境地。而某些人的一味倡导之举 ,既将问题掩藏在表面的繁华之中 ,同时 ,也使人无法看到西藏民俗真实的潜藏和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