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2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31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335篇
理论方法论   491篇
综合类   5702篇
社会学   282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99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国际商务往来频繁,商务英语翻译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基于维索尔伦的顺应论,探讨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间商务活动中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及运用,解决源语与目的语信息差异问题,从而体现了对交际语境与动态性的顺应,达到交际目的,有助于国际商务中贸易双方的交流。  相似文献   
99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首的《孟子序说》,首引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之文,可谓"知人论世"之必要铺垫;次引韩愈言论,重在揭示孟子辟杨、墨之功及其在儒家道统传承中的特殊位置;再引二程言论,则重在揭示孟子性善论、养气论的价值;最后又借杨时之言,将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归结到心性论上,而这正是实现儒学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与佛、老由势若水火走向互相交融的关键思想资源。这既符合历史的逻辑,也彰显出思想学说自身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93.
一种思想往往有其基础上的哲学"存在论承诺",否则就会陷入飘忽的"无根"境地,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也不例外。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通过对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根本性革命而获得其存在论根基的。"传统存在论"是以抽象性、实体性为基本特征,与之相对,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则是实践论的、生存论的。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与其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起点的一致性,历史过程的一致性,理论建构的一致性以及践行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4.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是以"唤起论"为核心的,即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关系因素唤起经过习得存在于悟性中的关系概念。"关系"一词包含四层含义:真实的关系、存在于悟性中的关系概念、悟性活动(唤起活动)或见到的关系、唤起关系的情境。狄德罗认为美的本质在关系,美可以分为能够唤起的、客观事物真实关系的真实的美;已经唤起的、见到的关系的见到的美。在狄德罗看来,真实关系的真实的美和见到的美一样都是和主体相关,因此狄德罗从主体出发探究产生美的判断分歧的原因,并站在知识启蒙的立场为厘清和矫正美的判断分歧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995.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的提出,为商务翻译教材编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论对于商务翻译教材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同时"翻译模因论"的核心思想也为商务翻译教材编写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诠释。  相似文献   
996.
契约论既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也是公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能够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 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判断。从契约论的角度进行观察,大学使命即大学与社会之间契约关系的体现。 中世纪以降,大学与社会的契约关系先后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数次重大调整,大学使命因此也相应地 发生数次显著革新。时至今日,人类迈入后工业时代,知识社会已经到来并不断深化,大学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有了新的表述,大学使命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97.
西方哲学诠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了以合法偏见论为基础的哲学诠释学体系。他认为,是“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而理解的历史性和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创造性翻译。埃斯卡皮更是明确提出,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好的文学翻译确实也应该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在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叛逆表现为翻译主体在某种明确的再创作动机的偏见驱使下的创造性行为,表现在对原作的能动的转述和转换。当然,由于受源语和目的语中语言文化规范的双重制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并非是没有限度和范围的,而应是通过译者与文本之间的不断对话,使个人视界与历史视界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998.
《能改斋漫录》对宋词与唐诗的继承关系论述精到;其文学源流论特别重视原创的价值,推崇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其风格论化抽象为生动,细致入微,又能开掘风格形成的原因;至于文学的欣赏与批评更是独具慧眼,多有自见,同时用比较彰显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999.
邹汉勋《五均论》集中体现了他的音韵学成就。在该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古声二十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邹氏有一个论断就是"喻当归匣"说。在声纽流变的思想认识下,邹汉勋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并以《诗经》双声、谐声、声训、方言等材料作为佐证得出"喻当归匣"的论断。邹氏《五均论》虽然可能因囿于方音而没有把喻三、喻四区分开来,但其"喻当归匣"说是后来曾运乾"喻三归匣"说的先导。因此,他在上古音声母研究史上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000.
语言适应论指出,适应性在语用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与变异性、商讨性等概念在研究语言使用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变异性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生成性;商讨性表征了选择的不确定性;适应性展开为语言使用的本质核心。语言适应论的本体论意蕴展现为:语言对人类生存贡献何以可能、适应性何以可能、意义生成何以可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