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2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并存反映了高等教育在"三农"领域存在一定的缺失与不足,与早期的美国有相似之处。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的规律与特点,借鉴赠地学院的经验,探索总结中国"三农"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祖常的题赠道士诗以元代包容的宗教政策为背景,记录了道士的日常生活、斋醮科仪,以及其与道士的交往活动,并从这一独特角度展现了元代文人与道士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马祖常诗对“仙”意象的自觉追求,营造出了澹泊空灵与奇幻瑰丽的意境,在元代涉道诗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参与科教兴农的机制--美国赠地院校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国赠地院校不仅率先开展高等农业教育,而且通过建设农业试验站、合作推广部和深入基层的推广服务网络,在美国科技兴农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应用推广教育和服务等方面扮演主导角色.我国政府应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在科技兴农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通过积极革新,将科技兴农作为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类比思维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作文构思中它以某种观念和意象为中介,把两个相类似的观念、情节、意象相类比而实现它的作用。比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以被谪官吏的愤懑为中介,把刘禹锡、自居易等被贬官吏与沉舟、病树相类比,完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的构思。而学生作文的要求多种多样。类比思维的表现形式在构思中也是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26日,星期二,丙戍年的冬日从轻雾中撒下一地的金黄,在金水河畔的河南省纵横建设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内,董事长李剑铭听完"我们已实现在册职工全员医保"的汇报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6.
踏歌桃花潭     
桃花潭,因花美名,因诗扬名.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仙太白这首家喻户晓的《赠汪伦》,道出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旷世友情,更让世人对地处皖南泾县山村的桃花潭产生了许多遐想。  相似文献   
17.
贝青乔是道成诗坛著名的诗人.本文结合他仗剑从军、黔地壮游和流离颠沛等悲壮传奇的诗篇,展现他在宗派林立的道咸诗坛独辟蚕丛的创新精神和经世诗风,并简析其诗歌的特色和他在近代诗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赠友     
彭勃 《老友》2011,(5):21-21
退休老翁享悠闲.精神气魄仍从容。诗书多情时时读.陋室无忧季季春。踏遍青山人不老,当献余热壮晚晴。  相似文献   
19.
清朝同治年间,江南战乱四起。杭州商人胡雪岩抓住这个恰当的时机成为一代巨商。胡雪岩为人处世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特别重视人际关系,这一传统中国商人的经营原则,既是胡氏迅速发迹的原因,也是他最后凄惨结局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赠友诗表现了他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多彩的艺术特征.在思想感情方面,这些赠友诗因所赠的新友和旧友,国内友人和国外友人,前期和后期而有相同和不相同之处.其艺术特色也展示了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