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756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143篇
人才学   355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964篇
理论方法论   367篇
综合类   3828篇
社会学   2270篇
统计学   1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835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人生与伴侣》2007,(12):12-12
老年期,也叫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992.
品味人生     
有人说生命是一趟单行列车,没有回程车票,比得形象;有人把人生比作天地之间的匆匆过客,比得精炼;有人把人生比作几颗夜晚洒下的露珠,比作经历一春一秋的草木,比得苍凉;有人把人生看作是孩子偶尔溜出来的一次玩乐——“做人来嬉戏,马上要回去”,比得调侃。所有这些比喻,实实在在,不虚饰,不做作。而事实上,人生不在于怎么形容,而在于怎样做,有时看破看淡一些也未必不好,尤其是一介功利,一点声名!  相似文献   
99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生派文学一直呈持续发展态势,以往论为人生文学,只关注五四这一块是不完整的。事实上,从五四到三四十年代,人生派文学都有强劲表现,且不断趋于成熟,显示其无可漠视的价值。由于人生派文学是接受欧洲文学思潮形成的,关注人、关注人生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话题,所以人生派文学还有更拓展的内涵。它有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一种是注重社会性的人生派,带有显著时代民族特色和较强社会功利色彩;另一种是主张浑然的人生的艺术,有较大的宽泛性和包容性,从宽泛意义上讲,京派文学也可纳入泛称的人生派。人生派文学已逐渐积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种优良传统,但因其与艺术派、阶级文学的对立,在现代中国的特定时代语境中,它既有顺利发展的幸遇,也有曲折前行的历程,甚至还有夹缝中生存的尴尬。检视其历史遭遇,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有效继承这个传统的经验是不无益处的。在当下文学由于过重私人化写作而使文学的接受形势变得日益严峻的时候,从文学关注人生、人生也关注文学的历史和现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94.
因为不谙世事,他们错走了人生第一步;因为桀骜不逊,他们又被称作“问题少年”。为了让这些曾经犯错的孩子不再成为家庭的负累、社会的“另类”,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创造性地建立了珠江青少年成长基地,使这些深陷迷途的孩子重新找回了自我。  相似文献   
995.
明人贬宋诗 ,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在 :将宋人的爱讲诗法与宋人的诗创作割裂开来 ;将宋诗的突破声律与不讲声律混淆起来 ;将宋诗的“文”与“质”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上的偏激 ,在具体对待唐宋诗的问题上 ,以唐诗作为取舍宋诗唯一标准 ,合则取 ,不合则去。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主要论述儒家思想中的著名人生修养理论——孔颜真乐和曾点之志,揭示儒家先哲在人生修养上的深刻认识和崇高境界,并阐释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重构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茅盾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出发,要求文学反映“全般”的社会生活。他通过“缩影式”的描写,把广泛的社会人生熔铸在长短篇小说的艺术建构之中,并且以多种艺术手法对社会人生进行理性评价。在实现再现社会人生和评价社会的过程中,茅盾极其注意小说本身的文学因素,着意突出它的审美个性。他的小说,精心结构故事,潜心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此外,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艺术手法的多种追求,又使其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998.
1993年,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伴随政府机构改革,老龄工作机构也进行了成立10年来的第一次改革。这次老龄工作机构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加强我国老龄工作和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其结果集中反映了各方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的认识程度,对全国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我国老龄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此后多年来全国老龄工作系统和社会有关方面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99.
东丹王耶律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长子,辽代契丹族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勤奋好学,热衷中原文化学习并推广之,把中原文化引入契丹社会,促进了契丹文化的发展。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来到后唐,更加促进了契丹与汉族间的文化交流。耶律倍性格沉稳、仁厚,但有些孤僻、内向,在其短暂的38年人生岁月中,先后经历了由贵为人皇王到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一身份的转变,其人格特性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耶律倍的施政策略、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诗画作品中都能表现出他的人格特性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