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8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9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32篇 |
人才学 | 1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42篇 |
理论方法论 | 62篇 |
综合类 | 531篇 |
社会学 | 70篇 |
统计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朱、王之争”是清初的全国性学术议题。而缘于“朱、王之争”总在《大学》一书,故由《大学》切入此议题便成为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津梁。清初朱子学大师吕留良沿袭这一公认的学术途辙,围绕辐辏于《大学》的核心议题如《大学》的版本和主旨、“三纲领”内涵及关系以及“八条目”中的“格物”等展开细致入微的辨析,显豁出“尊朱辟王”的学术取向。而这一取向赖其卓绝而醇正的朱子学学者的地位,相应地涵具典范的学术史意义:一是在后阳明学时代拔擢朱子学地位,加速朱子学在清初的复兴;二是助推“尊朱辟王”学术思潮的高涨,成为上承张履祥下启陆陇其的关键环节。从吕留良这一具体而鲜活的个案可见“尊朱辟王”是清初解决“朱、王之争”的主流方案,为朱子学在清初复兴并再度上升至官方哲学有先导之功,映照出《大学》诠释与学术思潮、学风递变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自西方美学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输入中国以来,美学就开启了其中国化历程。吕澂从“美的要求”出发,倡导建构一种“全体的美学”,为美学中国化定了基调。然而,“五四”反传统的时代文化心理和东西方在形而上学上的分歧,阻碍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及审美经验的融通与结合,美学中国化一度陷入了困境。直到朱光潜“情思融会”说的提出和朱鲁之间“静穆美”之争的发生,美学在经历了从美学观念的接受到辩证思维的引进、再到与本土形而上学的接轨三个阶段后,才初步完成其中国化历程,并走上了理论阐释与创作的艺术展示交叉整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4.
45.
李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21-23
作为“六艺”之一的“射”艺在儒家哲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通过对乡射礼的具体描述,表明了“射中正鹄”要身与心同时修养及内正方能外直的思想。射箭竞技必然会带来输赢的判定,从而引起纷争,儒家将射箭过程充分地礼仪化,在“不争”中去化解“争”,从而提倡“君子之争”。 相似文献
46.
五四时期,胡适发动白话文改革并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直至今天这两件事仍颇受争议。正确认识这两项运动对于指导今天的文化、政治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7.
周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55-59,92
明末清初是中西交流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然而礼仪之争使双方的交流陷于停滞,最终东西方都失去了机会:基督教失去了扩大在中国传教的机会,中国失去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A Compleat History of the Emprie of China)是将这场争论推向高潮,并在这场争论中起重要作用的一本著作,所以了解这本书对了解那场著名的争论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8.
刘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4-122,158
"中国"从来主要不是地理的区划,而是以追求"王道"为内涵的政治、文化存在。面对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压力,中国学术在近代历经裂变。首先,经学、史学之更替。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在学界的沉浮,康有为、章太炎之间的今古文之争及其在后世的演化,钱穆"就于史学立场"结束经学争议的努力,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经学的分解衰败及其主导地位被史学所取代、"经学史学化"的趋势。其次,子学之凌驾经学。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严重效应是,子书不但成为"哲学史"、"思想史"的优先素材,还产生了顾颉刚所谓"经竟变成了子的附庸"的趋势。再次,"汉宋之争"之折变。以关于戴震研究的公案为例,在梁启超、胡适那里,"汉学"主要是"科学"的类比物,或者是"学术独立"的精神渊源,钱穆则将"宋学"拓展为一种涵盖了经、史、文学在内的包罗万象的学术类型。最后,"国史"创制之新局。钱穆的《国史大纲》代表了着眼于国史长程,反对"文化自谴",弘扬民族精神的坚贞努力。中国文化时值转运之机,复兴之前途是可以期望的。 相似文献
49.
历史上日本海航路交通网络是由日本到朝鲜三港的水上航路及朝鲜三港到中国东北腹地的铁路交通构成。日本海航路开通后,日本帝国主义极力经营朝鲜三港,使朝鲜三港的贸易迅速发展。随着日本海交通网络的构建,东北亚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工业带,并形成了以牡丹江、佳木斯为中心的东北亚城市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