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95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正>[主持人语]哲学践行渐渐地成为一个哲学型态,它是哲学的应用型态。尽管哲学践行的核心是践行(practice)而非形成哲学理论,哲学践行需要进行理论研究,以促进相关践行问题的探索。本专栏的三篇文章是对哲学践行理论的深度研究。思想分析理论是本人提出的旨在治疗人们心灵痛苦的方法的总称。思想分析是一种哲学践行。思想分析理论将人的病症分为生物的、心理的和思想的(认知的)三种。生物的和心  相似文献   
12.
拉伯(Peter B.Raabe)是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的哲学教授,也是哲学咨询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是较早在加拿大从事哲学践行的学者。Raabe在哲学践行领域卓有建树,著作甚为丰富,实践颇具特色。他主要从否定方面对哲学咨询的特质进行了研究。在哲学践行方法上,他对Gerd B.Achenbach的"超越法"("beyond-method method")所凸显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特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同时对其他非哲学要素的渗入持否定态度。避免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他非哲学因素的影响,Raabe本人所开创的FITT法在哲学践行领域具有一定反响。因此,对Raabe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自建军以来,我国军队一直保持"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并在半个多世纪的军队实践当中,得以证明军队践行群众路线与军队科学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研究切入口,本文将在分析军队践行群众路线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化建设的视角,提出践行群众路线的几点建议。一、军队践行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分析军队践行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杨雪冬 《决策》2012,(4):15
据媒体统计,2011年有13个省份、14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先后推出了本地的精神口号,在这些口号中,创新出现了11次,开放出现了10次,和谐出现了7次,包容和爱国分别出现了5次和3次.显然,某些价值理念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是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共同追求.既然存在着共同追求的精神,那么地区或城市精神的提出又有何意义呢? 毫无疑问,在这个文化融合加速但又推崇多样性,文化底蕴积淀远远滞后于物质财富增长的时代,寻求、塑造、宣传本地精神是极富价值的,是凝聚地方认同,塑造本地形象,彰显自身特色必要的组成部分.对此几无异议,从个人到国家、从企业到政府,都用座右铭、国家理念、企业文化、政府精神等不同形式来实现着这种构建文化信仰的功能.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地方精神?如何践行地方精神?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应该成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起到党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何利用这个优势,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笔者认为,在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切实服务群众。在利益上维护职工群众,在感情上贴近职工群众,在工作上帮扶职工群众,在生活上关心职工群众。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和"贴心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本文在广电改革的背景下,从群众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决策的制定和落实、二者的结合点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对福建省四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客观原因,着力建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实践、进内心"的知行合一运行模式,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350/D,中文,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权威观点、名家言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和工作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内外传播提供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9.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然而当今我国大学生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践行,艺术院校学生在此方面更为缺失。本文将从互联网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艺术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内涵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源动力。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把握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化解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矛盾、困境及掌控科学发展观赋予的科学发展方向。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立足人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人本核心、发展要务的关键所在,故此,充分发挥主体性理应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