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478篇
社会学   16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网民数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匿名和缺乏制度规范的情况之下,使语言表达走向极端化,从而产生了网络暴力的现象,本文主要以"铜须门"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暴力想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22.
当前对于配偶之间暴力侵权的婚内损害赔偿缺乏明确立法,学界也存在争议。本文拟从我国及其他主要国家关于婚内损害赔偿的立法实践,指出婚内暴力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具有必要性,并主张受害人有权依据民法通则和婚姻法提出损害赔偿,且有必要加快反家庭暴力防治的立法,明确婚内暴力侵权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3.
正两军对垒。一边是教育部咨询委员、著名教育专家杨东平,一边是学生家长、廊坊市文联工作人员胡子宏。杨东平在《中国青年报》撰文“假如我当衡水中学校长”,胡子宏则在自己博客中说,如果杨东平真到衡水中学当校长,我要搧他两个耳光。于是,杨东平在自己的博客中作出回应:“衡水中学为何如此暴戾”,指责衡水中学以暴力威胁,要求衡水中学道歉,并感叹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胡子宏则在自己的博客中针锋相对予以驳斥,申说自己为何要搧杨东平的耳光——表达一位家长对杨东平信口开河、胡扯的愤怒,且此事与衡水中学无关,并问责杨东平衡水中学网站既然能转载你的文章,为何就  相似文献   
24.
正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确定在今年3月1日起施行。让人欣喜的是,这部法律中,还有温州经验,而且还不少,共有八处。应该肯定,这部法律的出台,是国家禁止家庭暴力的庄严宣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  相似文献   
25.
高利贷在不同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刑法中的高利贷是指为牟取高额利润甚至暴利而放贷,并以暴力催收来降低放贷风险的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其犯罪性和可罚性并非基于放贷本身,而是基于其所具有的引发暴力催收犯罪的高度危险性,是为了预防暴力催收犯罪而提前惩罚放贷行为,但这并不妨碍根据社会通常观念认为高利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种高利贷完全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也不存在与高利转贷罪相比法定刑过重的问题。对于不以暴力催收为后盾的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则不宜以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但当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形势刻不容缓,但是对该问题的研究却仍然薄弱,各级政府、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各大高校想开展此方面的工作也无从下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我们预防和应对身边发生的校园暴力。我国应该有一套详细、完整、系统的新时期大学校园暴力防治机制,以便于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为学校解决校园暴力事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环境因素影响着青少年诸多不良行为的产生,对1950名青少年调查发现,男生的暴力暴露程度、网络欺凌发生、亲子沟通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均低于女生,初中生在上述四个变量上得分也均低于高中生;暴力暴露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欺凌的发生,母子沟通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均能够负向预测网络欺凌的发生;父子沟通和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母子沟通和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且前者的中介效应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关系中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8.
强奸罪与抢劫罪条文表述都是为以暴力、胁迫和其他手段,但是从刑法体系与刑法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两者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抢劫罪的暴力包含了故意杀人的情形;抢劫罪的胁迫仅限于暴力胁迫以及当场实现。抢劫罪中对被害人压制反抗的程度是高于强奸罪中的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的。此外,强奸罪与抢劫罪两罪"其他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抢劫罪中被害人不知反抗的状态,必须是由行为人的行为所引起的,而强奸罪中,被害人不知反抗的状态既可以是被害人本身存在的,也可以是行为人引起的。"故从犯罪的客观行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先前的抢劫行为对被害妇女形成的精神强制是可以评价为强奸罪的手段行为的。也即当抢劫罪已经既遂之后,行为人借由之前产生的手段行为使得被害人自身产生恐惧心理来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这应当能认定为强奸罪的客观行为。  相似文献   
29.
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不予受理,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有一些突破性的案件给予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精神损害赔偿。暴力强奸案件对于受害妇女的精神损害极大,是否应该突破我国法律的规定给予被害人赔偿,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对暴力强奸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0.
暴力美学最早起源于香港,这类特殊的题材很快受到世界上很多优秀导演的青睐,吴宇森、北野武、昆汀·塔伦蒂诺,分别代表了香港、日本、西方三大暴力美学流派。但无论是吴宇森"英雄系列"传达的香港特定时代的美学感受,还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后现代嬉皮,再没有一个国家的电影能将暴力美学用本该纯真无垢的青少年世界如此极致地表现出来了。此类电影并没有一味地将孩子变成疯狂的恶魔,而是在残忍中透着温情,或者通过冷酷来讲述哲理。日本独有的暴力审美,反差鲜明而不留余地:从斑斓华丽到庞杂臃肿,从清净枯寂到纤毫不染,在致野蛮与致文雅之间打转。日本为什么在这一领域做得如此出彩?青少年暴力美学世界到底传达了什么意义?这与日本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