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9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884篇
劳动科学   57篇
民族学   257篇
人才学   187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143篇
理论方法论   538篇
综合类   6825篇
社会学   661篇
统计学   147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859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北朝文学的发展,是通过模拟南朝文学,以北朝文学南方化的方式实现的。大致说来,这一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北魏初到孝文帝迁都以前,是北朝文学在模拟中复苏的阶段;第二阶段,从孝文帝迁都到东、西魏分裂时期,是北朝文学全面模拟南方文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东、西魏分裂时期到隋统一北方时期,是北朝文学与南方文学走向全面融合的阶段。北朝文学与南方文学经历了一个相对疏离到最终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2.
论文学风格的地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是古老且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代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是十分显著和凸出的,但也呈现出泛化的特征,即主要集中在南和北两大地域风格的差异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渐趋消融,同时也在潜在强化。到了当代,却出现了多元和具象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城与城之间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73.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及其深入人心,使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人教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不再是处于边缘地位,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成人教育的现存问题,使其获得持续发展,其运作方式也应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74.
道家 (教 )一直都很注重对心性问题的研究。隋唐以降 ,道门中人对心性问题的阐述无不带有儒释之痕迹。宋明时期 ,心性问题的系统阐释是天师道徒发展天师道哲学的重中之重。作者分析了此时期天师道领袖人物的心性思想 ,并指出它们的儒释化倾向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分析了考试记分方法中传统的绝对百分体制的缺陷,给出了一种正态化转换分数的算法,较适合于在校大中专学生学习水平的横向评价。  相似文献   
76.
利用顺序脉冲发生器加译码电路产生多路任意开关波形,是传统的设计方法。近年来,大多利用具有可编程定时功能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只要将状态转换表和相应的驻留程序固化在一片EPROM中。本文导出了多路任意开关波形的离散化表示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产生多路任意开关波形的新算法。用户只要从键盘输入开关延时参数,就可得到相应的多路任意开关波形输出。对不同的波形要求,无须更换驻留程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7.
78.
《尘埃落定》是当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阿来对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艺术描写已具有鲜明的复调色彩 ,而在人物设置上“同貌人”的出现、结构布局上惊险情节及众多脱冕型结构的运用更使小说呈现出强烈的狂欢化文学的特征。这一特征正是作者藏汉混血的艺术思维及对嘉绒藏区独特历史文化形貌的考察相结合而产生的 ,也是作者借“傻子”这一艺术形象传达个体生命浮沉及社会历史变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9.
淮河史前文化大系提出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考古学界有一个新动向,就是在已有分区、专题、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前淮系文化进行宏观的梳理,找出它们的主源以及各淮系文化的发展、分迁与重组的踪迹;着手理顺史前淮系文化及三代淮夷文明启承的脉络.这是中国考古学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80.
现代汉语中的“X化”能产性很强,功能上也很有特点,近年来的使用频率日趋上升,“X化”结构的词几乎每天都在增加。但是,我们常说:“现代化、工业化、规范化、绿化、美化、老化”等,却从不说:“(*雷锋化、*长化、*大化”等,这说明在“X化”内部一定蕴含着某种规律支配着这个结构的运转,“X化”的强大的能产性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本文根据调查结果[1]对这种限制做一些初步探讨,认为一个成分能否进入“X化”结构大概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1)“X”本身在概念上的要求;2)语用频率上的限制;3)类推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