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25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失海"渔民是伴随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和海洋战略转变所出现的新弱势群体。从社会学视角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失海"渔民的经济收入下降、政治权利缺失以及文化资本不足,其社会地位处于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9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萧红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和艺术理想的先锋作家,她那极富个人魅力的小说创作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获得了另一种独特意义的存在。萧红边缘化的人文立场,和对既有价值观念的怀疑与质询精神贯穿于其全部创作中,这种立场使她固守了一份女性的经验,并由此成功地抗拒了男权文化的精神扭曲,使她能够直接洞察民族和人类生存的基础——两性关系。而她的这种透彻洞见,也超越了本土文化.具有了一定的世界视野。萧红一生的艺术跋涉,都是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追求一种女性独有的爱与美的理想。  相似文献   
93.
近年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但在广大农村却基本上仍是空白,停滞不前。但我以为,探讨农村社会工作的意义、发展方向及角色,以期盼、促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工作有更大的重视很有必要。我坚信,只要我们更多地发现农村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就不会一面倒地盲目追求城镇化,把农村边缘化;而与农民一起重塑及巩固农村的价值,就应成为农村社会工作肩负的使命。  相似文献   
94.
池莉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是渺小的、虚伪无用的。她通过漫画、夸张、对比等一系列手法讽刺挖苦丑化作为"漫漫长夜的守护者"的知识分子。她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片面的,她无视知识分子世俗化的时代大背景,同时也未能看到知识分子世俗之后还仍旧坚持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化价值立场这个现实,所以她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95.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他们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如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教育发展权、民主政治权等.目前应加强从法律上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6.
出生性别比升高与妇女社会边缘化的关联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生性别比升高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被某些特异的社会因素推向边缘化的一种自身地位下降或自我和群体价值缺失的显著标志。因此,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其关键是要真正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大力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保证实行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政策,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7.
当今哲学界充斥的哲学边缘化的悲观情绪和意识,实际上是对哲学发展的事实、哲学边缘化理论和哲学终结理论误读的结果。如果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来重新解读这些事实和理论,就会看到哲学正在成为真正的哲学,哲学边缘化和哲学终结理论也只是哲学家实现新哲学的生存权利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98.
文学"边缘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生 《社科纵横》2005,20(5):147-148
文学“边缘化”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文学存在的永恒本质。  相似文献   
99.
《地下铁道》讲述了一位女性黑奴追寻自由的曲折历程。它根植于美国当时的历史现实,揭示了奴隶制的黑暗和残暴,再现了美国黑人奴隶在肉体和精神上的遭遇以及他们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简洁考究,行文俭省朴素,但它的成功也绝对离不开作者对空间独具匠心的设置。作者巧妙地利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空间形式构建了一个多重叙事空间,由此揭示《地下铁道》中被边缘化的物理空间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呈现矛盾社会空间下的压迫与反抗以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异化空间,创建独有的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00.
王海燕 《江淮论坛》2013,(2):158-164
阿城无可选择地站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带上,他参与"关于中国文化再辨析工程",以其小说,留下与传统文化筋骨相连的深深足印。边缘化的启蒙教育,边缘化的人生经历,成就了阿城小说的一副"边缘之相"。他的小说文本,多是由私密性、无发表目的的"手抄"转化为"铅印"。他不入新时期文坛主流,独具与众不同的"风度":"不焦虑"的风度,"人性之真"的风度,"笔记体"的风度。阿城小说是中国抒情传统古老的"根"绽出的新鲜的"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