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万秀凤 《晋阳学刊》2011,(5):142-143
近10多年来,在散文研究中,“边缘性”频频被学者提及和言说,其概念和范围已逐渐膨胀开来,成为散文研究的众多概念之一。然而,在当代散文批评中,“边缘性”歧义丛生,造成了人们在不同的意义维度上使用同一个概念,探讨散文“边缘性”问题也就落入各自层面上,难以形成真正的对话和交流。为此,本文试图从梳理“边缘性”这个概念出发,观察它是如何形成并在怎样的语境中进入前沿的,进而建立起这一概念、主张和语境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它的作用、功能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72.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一种世纪性思潮(现象),同时它又始终处于边缘性状态,对中国"现代性"危机的认知成为解读其"边缘性"的基本思路.20世纪中国面临着贯穿百年的"现代性"危机--价值观念失范和制度性体系脱序的整体性危机,而原本就是西方现代文明危机产物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作为对中国"现代性"危机的回应和救赎方式因此东渐而至并渗透到文学话语中.然而,本土化的存在主义(文学)只能对"现代性"危机起到文化重构、艺术救赎的作用,如何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推衍出对秩序性建构的现实救治不是其价值所在.而马克思主义则以既能提供道德和信仰层面又可以重建制度性秩序的话语方式回应并克服着中国的"现代性"危机,并在其"中国化"过程中被转译为主流文学的"现代性"主题内涵.在此意义上,存在主义文学的边缘性正是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73.
商业银行高不良资产比率和国有企业高负债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两大突出问题。实施债转股 ,对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有积极的影响 ,但必然引发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和债转股企业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4.
人们常常把客家文化视为移民文化,实际上移民文化有明确的定义和范畴,客家人已经在赣闽粤交界区域定居了数百上千年,客家社会早已是一个稳定的定居社会,说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其理论前提既不能成立,所举例证又经不起事实的检验.我们认为,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的山区农耕文化.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山林性、边缘性、向心性.客家文化的这些特征辩证统一,其表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片区也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动态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5.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念,基本否定了“十七年”文学,赵树理小说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种元叙述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内部就表现出知识等级化倾向。赵树理坚持传统的文艺形式,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开拓了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文学途径。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小说既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时代与社会的总体结构中被结构化地建立起来,由此突显出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边缘性体验及其特点。重新阐释大众化时代所产生的这种文学形态,解释它对接受的传统定位,以及在尊重本土接受基础上多元的艺术取向,对认识当今大众文化市场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相似文献   
76.
城市化:农民工边缘性贫困的路径与治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采取城市化战略时,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性和旧的社会政策的路径依赖以及传统习惯和观念的影响,单靠城市化本身的自然发展并不能真正减少农民,反而进城民工出现边缘化倾向的贫困状态。治理农民工的边缘性贫困,必须寻求社会政策体系的创新,结合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接需要,当前社会效策应着重从社会管理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